【遊藝筆記】 秋容散記秋天的色彩(上)

文/陳牧雨 |2019.12.31
16471觀看次
字級
宋代韓琦〈九日水閣〉一詩中雖然說:「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秋天的容顏並非如想像中的清薄淡然。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宋代韓琦〈九日水閣〉一詩中雖然說:「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秋天的容顏並非如想像中的清薄淡然。事實上,秋天除了常見的菊花之外,仍然有許多鮮豔的花葉在蕭瑟的秋風裡展現著絢爛如春花般的色彩。比如說,我們秋天時候常在庭院裡見的變色植物「雁來紅」就是其中的一種。

雁來紅,是一種與雞冠花同屬莧科的年生草本植物。秋、冬季節或植株成熟後,會自莖頂芽點處萌生色彩鮮豔的葉片,有緋紅、桃紅、褐紅、黃、金黃等色;花腋生,甚小不明顯,種子細小黑亮。由於秋冬之際,是北雁南遷的季節,因此有了「雁來紅」的名字。

宋代詩人方岳有詩:「是葉青青花片紅,剪裁無巧似春風,誰將葉作花顏色,更與春風迥不同。」正說明了雁來紅的葉比花還鮮豔美麗,所以雁來紅是一種賞葉植物。

雁來紅另外還有「老來嬌」、「老少年」、「後庭花」等稱謂,又因長出的豔麗葉片和雞冠花非常相似,所以又有「葉雞冠」、「葉雞頭」、「十樣錦」等名稱。甚至,由於其葉子在秋天才開始鮮豔,古人懷疑她有返老還童之術,所以又被稱為「草中仙」。晚明詩人陸樹聲,曾寫過三首〈老少年〉的詩,其中一首說:「何事還丹可駐年,一枝真作草中仙。霜華洗盡朱顏在,不學春花弄巧妍。」

不過,據說最早稱雁來紅為「老少年」的是唐寅,唐寅就是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稱的唐伯虎。他有一首〈老少年〉詩:「人為多愁少年老,花為無愁老少年。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將詩酒醉花前。」詩人說,人之所以少年就有老態,原因在多愁,花之所以愈老愈鮮豔,恰在無愁,所以不管年老年少,都應該拋開閒愁「詩酒醉花前」,這些在在都表現出詩人及時行樂的灑脫情懷。

歷代的水墨畫家,畫菊時也喜歡在菊花旁畫些雁來紅,用來沖淡些秋容的慘澹。當然,也有畫家喜歡單獨描繪雁來紅的美豔。

清代惲壽平有一首題〈雁來紅〉畫的詩:「綠綠紅紅似晚霞,牡丹顏色不如他。空勞蝴蝶飛千遍,此種原來不是花。」詩中提到鮮豔的葉片,讓蝴蝶誤以為是花,因此徒勞的來回千遍。

當然,這是詩人的想像,否則在秋天,蝴蝶應該也很少了吧?

近代畫家吳昌碩七十八歲時也曾畫了一幅〈雁來紅圖〉,然後在畫上題:「飄搖豈是九秋蓬,染就丹砂此化工。天半朱霞相映好,老來顏色似花紅。」真不愧是畫家作的詩,不用看畫光是詩句,讀來就令人頓覺滿眼斑斕。

與吳昌碩同一時期的名畫家齊白石,也很喜歡畫雁來紅。據說,齊白石在他湘潭星斗塘老家時,曾親手種植過雁來紅。他在一首〈畫雁來紅〉詩中寫道:「四月清和始著根,輕鋤親手種蓬門。秋來顏色勝蓬草,未受春風一點恩。」後來,齊白石晚年移居他鄉,特別喜歡畫雁來紅,或許正是畫家想抒發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吧?

事實上,有許多畫家一輩子辛勤作畫,到了老年,作品才逐漸受到世人的矚目,這也跟雁來紅老來才得到天公的眷顧而開始大放異彩非常相似。不過,畫史上也不乏許多過世了才受到重視的藝術家。這樣相比,老來能紅,還算是幸運的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