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林覺民冰心故居(上)

文/吳鴻霖 |2019.12.30
2302觀看次
字級
林覺民塑像。圖/吳鴻霖
林覺民冰心故居大門。圖/吳鴻霖
紫藤書屋。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林覺民冰心故居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福州市南後街口。南後街內的三坊七巷,是福州最有名的景點,在福州火車站(福州站)南廣場前搭地鐵或公車,「三坊七巷」站下車後,步行幾分鐘,便可抵達林覺民冰心故居。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林覺民冰心故居修復後,正式開館供遊客參觀,當時稱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二○一八年七月,南後街口和林覺民冰心故居之間,尚有一棟五層樓的公寓,早年建商蓋房子時,曾拆掉故居部分庭院,還想把隔壁這間建於清代中葉,從林覺民曾祖父到林覺民在此娶妻生子等五代人住過的破舊老房子拆了;一年之後,二○一九年七月,這棟公寓不知何時已被拆除成平地,免收門票的林覺民冰心故居也暫時沒對外開放。

去年七月初,我走到林覺民冰心故居,大門右邊牆上有兩個中英日文的解說框,敘述故居占地六百九十四平方公尺(約二百一十坪),原是林覺民祖居。林覺民殉難後,房屋讓售冰心(謝婉瑩)的祖父謝鑾恩,冰心幼年曾在此生活……因此,故居大門左右各掛一塊「冰心故居」和「林覺民故居」的牌子。

走進故居向北的大門,有座林覺民半身塑像,左邊和後面都是圍牆,前面的空地不大,往右經過天井來到大廳,兩旁走廊有六張林覺民和家人、堂兄林長民與其女兒林徽因、堂弟林尹民等人的舊照。坐西向東大概四分之一教室的廳堂,正面「立修齊志,存忠孝心」是冰心的家訓,兩側有篆書和行書木刻的對聯。篆書「雷霆走精銳,冰雪淨聰明」,出自杜甫五言古詩〈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冰心的祖父希望冰心純潔聰慧,像樊侍御一樣精明銳志。行書「興寄東山兼北海,人非西蜀即南陽」中的東山,是指東山再起的謝安;孔融治理北海六年,亦稱孔北海;劉禹錫〈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我去過四川省西部綿陽市西山公園的子雲亭,西蜀指揚雄;河南南陽武侯祠,是孔明躬耕隱居之地。冰心的祖父期待冰心向這四位古人看齊,成為大文學家。

大廳右側北廂房內的圖文,介紹林覺民的生平事蹟。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林覺民生於福州,字意洞,十八歲與十七歲的陳意映結婚(一九○五年),隔年長子依新出世,二十歲東渡日本求學,廣州起義前三天,在香港濱江樓寫下〈與妻書〉,又稱〈與妻訣別書〉……大廳左側南廂房,展出廣州起義的資料。廣州起義在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時半進行武裝革命,進攻兩廣總督署,林覺民中彈負傷被捕,後遭處決,七十二人合葬於白雲山麓的黃花崗(原名紅花崗)。七十二人之中,閩籍十九位,九名是連江縣貧困的農民,其他十人是福州年輕的知識分子,七人曾留學日本。

南廂房左邊有天井與紫藤書屋。書屋從右至左四根楹柱上行草書的木刻:「知足常樂」、「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和「能忍自安」。大門上的對聯:「學如上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隸書有行書筆意,上水即逆水,「退」是篆書的寫法。書屋內的空間,比其他房間都大,當年是冰心和堂姊妹們學習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