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振觀光產業的根本之道

 |2019.12.22
3348觀看次
字級

交通部觀光局日前舉辦「二○三○全國觀光政策發展會議」,總統蔡英文表示,過去三年台灣觀光結構確實出現改變,來台單一最大的中國大陸市場從百分之四十四降至百分之二十四,但總體觀光人數並未減少,期許未來十年,觀光將創造兆元及規模產值,政府也會集國家力量建設觀光,重新定位觀光發展的角色。

從蔡總統的這一席話,可以了解到台灣的觀光產業結構有了重大的改變。三年多來,大陸客大量減少,雖然由單一市場轉型為多元市場,觀光景點都可以看到日本、南韓、香港的觀光客,但是這些國家的觀光產值和大陸完全不能相比,否則怎會有一家又一家的旅遊相關業者倒閉的現象?

在所謂的「轉型過程」中,東部、南部地區的觀光業大受衝擊,呈現一片蕭條景象。因為鄰近亞洲國家觀光客來台多選擇台北近郊的景點,消費量也不如大陸客。更何況蔡政府採取大量補貼的措施,以吸引鄰近亞洲國家的觀光客。在這樣的雙重效應下,觀光業的總產值必然大大減少。

交通部長林佳龍還提出觀光三箭: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推出政策白皮書、召開全國觀光大會以實現觀光大國的目標。細看這三支箭一點威力都沒有,觀光業蕭條,把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就會為觀光業帶來興旺嗎?政策白皮書也泰半是紙上作業,多是說好聽的話,為觀光遠景畫大餅,能不能落實根本不重要,白皮書就是為了裝門面。至於召開全國觀光大會,這大概也是各說各話,業者抱怨連連、政府迭迭解釋,開一次全國觀光大會就能實現觀光大國,實在也太理想了。

國內的觀光產業一蹶不振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兩岸交流中斷,陸客不來了,這是最主要的因素。陸客在過去占台灣觀光最大宗、產值也最高,旅館業、夜市、小吃攤、茶葉商,幾乎都荷包滿滿,連日月潭的阿婆賣茶蛋都忙得不亦樂乎,曾幾何時,這個光景就因為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嘎然而止,觀光業呈現一片蕭條景象。雖努力往多元方向吸引觀光客,但成效有限。

國內觀光也因為軍公教年改遭到衝擊,軍公教的荷包縮水了,退休之後想要到各處走走,也考慮到阮曩羞澀,能省則省,就在近郊爬爬山,約三五好友喝喝咖啡,旅遊則免了。這對於觀光產業也有一定比例的影響。去年七月年改新制上路後,廣大的軍公教族群必須節衣縮食,觀光業首當其衝。

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大陸的關係密切,根本就是難以切斷的關係。李登輝當年採取「戒急用忍」的政策,使得台灣產業發展在大陸失去了先機;陳水扁又採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政策,台商受到多重限制;直到馬英九時期,兩岸開放三通,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大陸逐步開放觀光客來台,觀光業才展現前所未見的榮景。

台灣要生存發展,兩岸關係絕不能搞壞,用意識形態治國,以芒果乾騙取選票,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放著老百姓的生計望春風,政府卻不斷釋出反中、仇中,嚇唬人民。觀光業最能夠反映兩岸關係「合則兩利」的現實,要救觀光,還是得回到兩岸關係上著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