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芸慈(右)帶五味屋小朋友參觀校園。圖/花蓮五味屋提供
【本報花蓮訊】花蓮縣豐田村「五味屋」的二十五名孩子們,日前前往台灣大學教授畢恆達開設「人與環境關係導論」通識課程上,分享社區與學習經驗,由台大學生、熱心民眾擔任接待與住宿大使義工,其中就讀台大新鮮人罹患罕見疾病的「泡泡龍女孩」章芸慈,讓鄉村學子的移地學習溫馨充實與多元。
花蓮縣豐田火車站前的社區公益二手商店「五味屋」是一間「小孩子的店」,利用日式「風鼓斗式」建築的閒置空間,作為鄰近村落兒童青少年的社區活動場所,只要做到規定的事就有工作點數可以換獎品或獎勵。畢恆達邀請東華大學顧瑜君教授到他的課堂上,分享花蓮五味屋的空間改造經驗。
因緣際會之下,這群偏鄉的孩子們最後決定「陪」顧老師一起去上畢老師的課,幫顧老師完成這場演講,孩子們自己完成演講內容,靠自己在五味屋累積的工作點數,換得這次移地學習。
有孩子去分享自己從不運動到成功攀登三千公尺高的南湖大山;有孩子分享從親手育苗到製作成洛神花蜜餞的過程,喜愛烹飪的孩子分享在課後班的共煮共食;到國外參訪、當國際義工的孩子分享獨自一人在異地旅行的驕傲,幾名大孩子更驕傲的說要分享自己開了一間鄉村電影院的歷程。
晚上的課結束後,孩子們由「接待家庭」帶回家「同居一晚」,這次的接待大使中,有「小燈泡媽媽」王婉諭,二○一六年將紀念小燈泡娃娃,割愛捐送給五味屋做公益開始結緣,二○一七年開始擔任住宿大使,這次是第二年擔任。
台灣大學公衛系一年級泡泡龍女孩章芸慈得知消息後,也主動報名與聯繫五味屋,希望分享自己的故事給鄉村的孩子們。基於無功不受祿的原則,孩子們用工作點數,挑選了給接待大使與接待家庭的禮品,作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