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看見復興佛教的希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11.02 語音朗讀 19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350位釋迦村小朋友歡喜成為佛弟子,獲得佛陀和星雲大師的雙面皈依證。圖/人間社記者王桂卿 大樹下的課堂,以「三好」為核心,從中建立道德觀念,並於課程中注入佛法,培養孩子正確觀念。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印度佛學院的同學教導小朋友行「三好」。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日前於印度那爛陀的釋迦村,與法光法師共同主持皈依、灑淨祝福典禮,為三百五十位釋迦村小朋友皈依,播下菩提種子,期許他們能續佛慧命,在印度重現佛教的光輝。順此因緣,佛光山印度佛學院院長妙軒法師也帶動佛學院學生,為當地的小朋友宣說「三好」。 心保和尚舉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修行、成道,並恭喜大家,能出生在印度很有福報,因緣殊勝。佛陀成道證明一件事,即是人可以成佛,佛是覺悟的人,只要心中無煩惱,沒有貪、瞋、痴,我們在世間是解脫快樂的。因此要學習佛陀遠離心中的煩惱,實踐佛陀說的法,將「三好」、「四給」精神落實在生活上。 佛光山印度佛學院的成立起源於一九九二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往印度拉達克弘法,有感於「教育是幫助人民不受貧窮和剝削之苦的途徑」、「佛教的復興在於佛教教育的普及」,遂提出每年提供佛教獎學金給十名拉達克學生,前往台灣或美國進修深造。一九九四年起,於印度遴選學佛青年,在當地授予中文及基礎佛學課程,再前往佛光山進一步學習人間佛教。一九九九年正式興辦「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在沒有固定居所、四處遷徙的艱困環境下,仍秉持「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理念堅持辦學,二○○六年並兼辦「佛光伽耶育幼院」。二○○七年在菩提伽耶動土啟建印度佛學院,提供佛弟子學習,培養道心道行,以復興印度佛教為使命。 大樹下的課堂 宣講三好 印度佛學院除了院內佛學院及育幼院的課程外,為提升村莊教育水平,二○一四年起推動「大樹下」教育專案計畫,印度佛學院及佛光伽耶育幼院全體學生不分年齡,在周日為村莊的孩童舉辦「大樹下的課堂」,除教授孩童基本母語─北印度共同語言「印地語(Hindi)」的識字,協助其具備自學能力之外,並以「三好」為核心課程,建立道德觀念,並於課程中注入佛法,從小培養孩子們正確的觀念。此外,自二○一七年開始,全院師生並利用課餘走入各村莊,為民眾進行「三好宣講」,所到之處莫不引起共鳴。 「大樹下」,是在樹下開辦的課程,實則代表菩提樹,象徵著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另一層意義,代表著印度佛學院傳承自台灣高雄大樹佛光山、傳承自星雲大師的理念,將「人間佛教」帶回印度。 佛學院與育幼院的學生來自印度各省,他們在法師無微不至的教導下,個個謙恭有禮,透過灑掃作務、料理三餐,於日常生活和動靜之間、晨課與安睡之際,時時薰修、日日學習佛陀的慈悲教義。他們年紀雖小,但宗教情操與觀念以及所展現的行誼皆讓人感動。 印度佛學院的學生經過在印度當地的培訓之後,今年共有八位學生回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目前於東方佛教學院加強中文課程的學習,將來升上專修部,以中文研讀佛學,將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精神,再帶回印度。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即時行道 下一篇文章 招生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