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瑞農科公司 董事長張永平 科技創新 解決農業難題 文/記者李雲平 |2019.09.15 語音朗讀 20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張永平(右)在向日葵種質資源庫查看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野生葵花種子。 圖/新華社 張永平(左)在內蒙古五原縣天吉泰鎮興豐村與葵農交流。 圖/新華社 張永平(左二)在試驗基地查看新品種葵花生長情況。 圖/新華社 三瑞農科公司董事長張永平科技創新解決農業難題。 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雲平 在「中國葵花之鄉」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葵花盛開時節,對花粉、紫外線嚴重過敏的三瑞農科公司董事長、中國葵花產業聯盟執行會長張永平,卻依然頂著太陽深入田間地頭向葵農了解農情、指導種植、推廣品種。 五原縣地處河套平原腹地,是大陸食葵種植規模最大縣和產業基地。這裡每年食葵種植面積超過一百二十萬畝,約占大陸食葵種植總面積的七分之一。二十多年前,當地使用的種子基本上都是自留的常規品種,每畝地毛收入多年都在人民幣六百元左右、純收入最多二百元。 張永平是土生土長五原人,一九九二年「下海」經商,逐步發展壯大。二○○○年,他注意到鄉親們面臨種葵花難增收的問題後,決定把事業發展方向調整到葵花種業上,讓廣大葵農增產又增收。他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進口食葵雜交品種的豐產性、抗病性、經濟性明顯好於大陸常規品種,於是將全部原始積累投入到雜交品種引進和推廣中,成為大陸最早引進國外食葵種子的代理商,開始葵花產業的創業生涯。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張永平走村入戶,逐村逐隊做技術培訓,挨家挨戶推廣雜交品種,先說服思想開放的農民帶頭種。他說:「我每次都是帶上一壺茶、兩箱饅頭片、上百斤種子,住到生產隊長家中,等晚上農民忙完農活後向他們推廣雜交品種。經常是睡半夜起五更,既磨鞋底子也磨嘴皮子,基本上每天只吃一頓飯,能吃上泡麵就覺得很幸福。」 為消除農民的種植顧慮,張永平請鄉村裡有威望的隊長做擔保,提前將種子賒給農民,秋收後以高於市場價格的保護價回收。他說:「經過近十年的種植推廣,進口食葵雜交品種被廣大葵農接受認可,使用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農民種植葵花的收入由過去的一畝人民幣六百元提高到一千六百元,標誌著大陸葵花產業第一次革命——品種雜交化取得成功。」 專注科研 產業報國 據張永平介紹,進口食葵雜交品種雖然在產量和抗病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食用性不佳,增產增收空間小。二○○九年,他組建大型研發團隊,引進海內外頂尖專家,研發自主品種,依靠科技創新解決發展難題。 他說,他們先後投資人民幣八千多萬元進行研發,已推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和推廣價值的突破性品種SH363、SH361。與「洋」種子相比,SH363、SH361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每斤可多賣一元錢,平均每畝可增收人民幣五百元至八百元。 據了解,二○一二年以前,進口雜交品種一步步主導大陸食葵種子市場,而陸產品種一度幾乎退市。這一情況隨著張永平等產業帶頭人著力研發優良陸產品種而發生了逆轉。張永平說,近幾年,大陸食葵種植面積穩定在八百萬畝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葵品種市場占有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陸產食葵品種打敗「洋」種子,標誌著大陸葵花產業第二次革命——品種品質化取得成功。 張永平表示,成功的重要環節包括加強研發、重視選育、推廣品牌。他們圍繞市場搞研發、利用科技搞生產。他們的合作種植基地面積超過六萬畝,公司技術人員負責提供測土配方、病蟲害防治等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有效提高了推廣效率。 目前,張永平所領導的公司創設大陸第一家向日葵技術研究院,建成大陸領先的現代化向日葵科研中心和向日葵種質資源庫,攻關抗病害科技能力居世界領先水平。 服務農民 成就自我 近年來,隨著葵花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大陸各地大面積發生病蟲草害,導致大幅減產減收甚至絕收,嚴重威脅產業的健康發展。面對嚴峻形勢,張永平帶領他的科研團隊率先完成大陸向日葵列當調查,並於今年成功研發出新品種,搬掉了影響葵花產業發展的一大絆腳石,解決了制約葵花產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就在團隊為此歡呼雀躍的時候,張永平很淡定。他深知,現在食葵產業科技攻關難題是防治菌核病和俗稱「水鏽」的向日葵籽粒鏽斑。菌核病是葵花的「癌症」,「水鏽」嚴重影響食葵籽粒商品性。他計畫利用幾年的時間在抗菌核病、「水鏽」等新品種研發方面取得新突破,引領大陸葵花產業第三次革命——品種健康化成功實現。 張永平說:「現在全國葵花『水鏽』影響面積達三百五十萬畝,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每畝就能增收三百元(人民幣),全國葵農可增收十億元(人民幣)以上。」 前一篇文章 雲南 玉溪桂瑞斯花卉園藝公司創辦人 陸傳君 打造玫瑰基地 下一篇文章 劉循序 陪護與服務創業者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9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10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