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商業廣告與女性尊嚴

 |2019.09.02
1759觀看次
字級

日前在世貿展館舉辦的汽車展,各汽車廠商都請來漂亮的女模,穿著凸顯性感的服裝,為新推出的汽車做廣告。

無論在東方和西方,已開發或開發中的國家,莫不高舉伸張人權的大旗,高唱性別平等的口號。但是在現實世界中,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歧視女性,視女性為玩偶的情事,屢見不鮮。舉目所見,盈耳所聞,屈辱女性,將之物化,貶其地位,挫其尊嚴之事例,舉不勝舉。

在市場經濟的現代商業社會,廣告是生產者、販售者、服務者、提供商品與服務的主要工具;也是消費者了解所需,判斷質量,決定消費的依賴媒介,現代的廣告可謂多元,不論其為報紙、雜誌、單張、專刊、招貼、招牌、電視、廣播、網路等任何形式,都存在以女性為工具的現象。過去曾有「婦女新知」等女性團體提出抗議,歷經多年不但未見有改善的效果,反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推究商業廣告之為有識之士詬病抗議,主要在於這些廣告文字、音聲、圖像、胴體人物,完全不顧對女性人格尊嚴的傷害,如最常見的以女性胴體為訴求的汽車廣告,展現與商品根本不相干的女體暴露;以顏值為對象的化妝品廣告,沒必要暴露胸腹部位;飛機或車輛之服務廣告,常以女服務員以殷勤之姿屈跪在旅客腳下;尤其甚者如以女性貪圖小便宜,遭訓斥的官方廣告;又如描繪見到一隻蟑螂,聽到一陣風鈴聲,接到一朵小花,便情不自禁的驚叫,哀號、笑樂、歡呼、哭泣等誇張女性的淺薄幼稚行為等,小題大作的商品或服務廣告。

種種不當利用女性為工具的廣告,舉目可見,無處無之,其影響既深且廣,不單單使女性人格遭到汙辱,尊嚴蒙受損害,更常由而引致對女性的性騷擾、性侵犯、性強暴等諸般犯罪行為;最後讓男性,甚至連女性自己對本身角色也產生錯誤的認知;難以擺脫屈居第二性的次等人類地位。

我們希望扭轉此種歪風,伸張性別平等,保障尊嚴的普遍人權;不分性別共同朝以下幾個方向努力:一是強化性別平等教育,不單是在正規學校實施而已。從一個嬰兒出生開始,這個孩子所接觸的就應該是一個由家庭成員組成的性別平等家庭,家庭教育、學前教育、國民教育、中學教育、高等教育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培養父母和整個社會成員的社會教育,都應以性別平等為主軸。

二是以西方商業社會為仿效的對象,東方尤其是以台灣為主的東方華人,總以歐洲的白人社會尤其是美國白人社會為榜樣。應知白人社會仍是以男性為中心的,他們對女性的歧視仍然存在,只要看歐美女性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企業家、音樂家、大明星,也是委屈自己的足腿腳踏高跟鞋便可明白。

三是社會團體,如人權組織、職業工會、企業公會等,要發揮力量率先倡導,給予企業經營者、廣告商、媒體經營者以壓力,使能勿以女性為商業廣告工具,由而迫使政府部門嚴守性別平等之原則,勿再以歧視女性作工具,更要制定新的法令規章限制諸般歧視女性活動之違規行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