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崇禮小城 築夢冬奧 |2019.08.31 語音朗讀 17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34歲的劉小飛是崇禮區白旗鄉南三窯村村民,回崇禮之前在北京開了6年車,現在是太舞滑雪場的一名軋雪車司機。圖/新華社 張家口市委常委、崇禮區委書記王彪接受記者採訪。圖/新華社 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雲頂滑雪公園。圖/新華社 崇禮長青路社 區的小區管家在 轄區內巡查。圖/新華社京張高鐵崇 禮支線太子城 高鐵站施工現 場。圖/新華社孩子們在太 舞滑雪場練習 兒童滑步車。 太舞滑雪場夏 季舉辦了兒童 滑步車競賽、 山地車速降聯 賽、山地藝術 節、奧地利文 化周等一系列 賽事活動。圖/新華社使用無人機 拍攝的建設中 的古楊樹場館 群。圖/新華社 文/記者向清凱、張濤、王昆 二○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二○二二年冬季奧運。土生土長的張家口崇禮人王偉在當年的冬天與冰球結緣,開啓了一場踏冰逐夢之旅。 經張家口市殘聯推薦,王偉通過海選加入河北省殘障冰橇冰球隊,經過艱苦的訓練、備戰、比賽,他在大陸冰橇冰球選拔賽上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國帕運冰球隊。由於常年在外訓練徵戰,王偉基本上每年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回一趟家,他最大的感覺是崇禮因為冬奧而大變樣。 四年來,張家口崇禮區,這座只有十二萬多人的塞外小城,冬季滑雪與夏季戶外運動交相輝映;脫貧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久前終於甩掉貧困縣的帽子;城市文明創建深入推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雪國崇禮 戶外天堂 夏日的崇禮,藍天白雲,涼爽宜人。在雲頂滑雪公園、冬奧村、古楊樹場館群的施工工地上,數千建設者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確保如期競賽場館主體工程封頂,測試賽順利進行。 奧運場館的建設直接帶動了當地特色體育休閒產業的發展。作為北京冬季奧運雪上項目舉辦地之一,冰雪產業成為崇禮特色產業。目前,崇禮已建成雲頂、太舞等七大滑雪場,成為大陸著名的高端雪場集聚區,相關配套服務加速發展。 高端滑雪集聚區的磁場效應讓周邊的群眾靠「雪」吃飯。崇禮區四台嘴鄉馬丈子村有一千三百多人,三百多人從事綠化、保潔、客服等與滑雪產業相關的工作。村黨支部書記范志剛說:「以前咱是年年冬天守著雪卻怕雪,誰曾想,到頭來竟能靠雪脫貧致富。」 二○一四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季奧運時,崇禮人曹雅茹將目光投向雪具店,目前她已先後在城區經營了四家。 曹雅茹說,「這兩年,崇禮的雪具店有八十五家,自帶雪具的雪友也愈來愈多,我們正在考慮轉型做成精品店。」 冬季滑雪與夏季戶外運動已成為崇禮的品牌。崇禮區體育局統計顯示,二○一八年開展各類冬季賽事活動共有一百二十五項,另外打造出哥倫比亞崇禮一六八國際超級越野賽、崇禮半程馬拉松、螢光夜跑等夏季品牌賽事。 每逢七月哥倫比亞崇禮一六八國際超級越野賽參與者眾多,他們在山野裡晝夜奔襲。今年,此項賽事吸引了海內外四千多名越野跑愛好者參加。 冰雪產業 脫貧摘帽 今年五月五日,崇禮正式被批准退出貧困縣行列。 書寫好冬季奧運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答卷,機遇與挑戰並存。崇禮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發展決心,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 崇禮位於燕山太行山貧困帶,境內八成以上的面積為山地,耕地僅占百分之七,山多溝深、交通不便,發展空間狹小、貧困人口面廣量大。二○一五年底,崇禮區摸底排查,十二萬六千崇禮人,有百分之十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張家口市委常委、崇禮區委書記王彪說,崇禮把脫貧攻堅和冬季奧運籌辦統籌起來,不僅要確保舉辦一屆精采、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還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任務艱巨而複雜。崇禮推出了「六入三查三問」工作法,做到所有村戶全走遍,所有情況全掌握,所有問題全解決,所有程序全規範。 冰雪產業和冬奧經濟給崇禮帶來了機遇,為最大限度把貧困人口吸附在冰雪產業鏈上,崇禮與各大雪場、酒店、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優先招錄當地貧困群眾,同時定期開展職業培訓,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就業技能。 三十四歲的劉小飛是崇禮區白旗鄉南三窯村村民,回崇禮之前在北京開了六年車,現在是太舞滑雪場的一名軋雪車司機,每月收入人民幣七千多元。石嘴子鄉半壩村村民曹建棟說:「我之前在北京一家物業公司打工,趕上崇禮近年冰雪產業發展快,就業機會也多,就返鄉上班了。」 對於蔬菜、花卉、苗木等崇禮人脫貧致富的傳統產業,崇禮區鼓勵有勞動意願的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發揮龍頭企業的致富引領作用。 據介紹,作為越夏彩椒生產基地的崇禮,目前實現了人均一畝菜,戶均一個棚。為降低種植風險,政府為所有貧困戶上了政策保險和商業保險,最大限度地防止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貧現象發生。 為解決貧困群眾脫貧路上的後顧之憂,崇禮區密織了教育、醫療、住房三張保障網。北京景山學校在崇禮設立分校,新建了崇禮區第三幼兒園,於今年九月正式投入使用。今年六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已完成項目主體封頂,屋頂設置停機坪,不僅為冬季奧運提供全方位醫療保障,還將進一步提升崇禮區居民的生活健康指數。 生活環境大提升 展現「東道主」姿態 賈書娟是石家莊人,二○一六年十月,她到崇禮區創城辦工作。 不到三年時間,她就把自己從一個外地人變成了崇禮城區的「活地圖」。 哪個小區垃圾多,哪個小區違建擋了道,甚至城區哪兒的垃圾桶不乾淨,賈書娟都「門清兒」(北京方言,對事物非常清楚)。 有人問賈書娟為什麼這麼認真?她淡淡一笑,回答:「我愛崇禮,希望它變得愈來愈好,愈來愈美,讓更多人愛上這裡。」 崇禮區城管局環衛股股長馬東每天帶領著股室人員起早貪黑,穿梭在城區各大小區、公廁、街道和村莊。馬東說:「每天不在這些地方轉一圈,就會覺得有事情沒完成,心裡不踏實。城市的淨化與美化不僅是崇禮走上國際舞台的需要,更是人民群眾對環衛事業的期許。」 在崇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做最美崇禮人、當合格東道主等活動正在深入推進。七月初,崇禮在城區內開設「小區管家」,對物業公司、環衛公司進行監督,重點解決小區衛生差、堆放雜物、私拉亂晒等現象,提升廣大市民生活環境,形成小區管理良性循環。 記者在高家營鎮南地村看到,村裡主要道路上設有垃圾箱,村民們自發地將垃圾扔進分類箱,閒置的衣物擺放在愛心組織設立的回收站,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石嘴子鄉良戶營村脫貧後,村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顯,東道主的意識也愈來愈強,張家口市職教中心在該村駐村工作隊把工作重心轉向「精神扶貧」。農閒時節,他們請來優秀舞蹈老師給村民授課,組織趣味運動會,宣講傳統習俗文化,舉辦廚藝比賽,評選優秀兒媳、優秀女婿,村民參與熱情爆棚。據駐村第一書記秦巨合介紹,學校還專門安排英語志願者進村開展現場教學,向村民和孩子們講授與冬奧相關知識。如今,村裡一些孩子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對話。 前一篇文章 白天鵝 飛出黑土地 下一篇文章 陶寺遺址 探索中國文明的起源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6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7【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 作者其他文章艾草可內服外用 有效抗菌淨化空間異國風味素食DIY 【健康睡眠】夢與潛意識意象【穀物分析】全榖需含麩皮、胚芽、胚乳美首位人瑞總統 卡特百歲逝世冬天進補 蔬食養生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