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唐中宗時,諫議大夫柳超得罪謫嶺外,以一犬二僕自隨,二僕欲圖其資裝,謀奉毒藥於諫議食,未進,犬咬死二僕,後數日詔赦還京。
──薛用弱.《集異記》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惡僕計畫對主人謀財害命,最後,被一隻忠犬咬死。
這位主人是唐中宗時的諫議大夫柳超,獲罪當局,被懲罰而被謫,流放到嶺南道(今天的福建、兩廣到越南北部一帶);他從京城出發時,只帶了兩位家僕,還有一隻愛犬。
這兩位家僕跟隨著柳超,要遠離家鄉去那麼偏遠的荒涼地方,心中老大不情願;也覺得主人家得罪了當道,貶了官謫放邊疆,大勢已去,跟著他已經沒什麼前途可言,只有貧苦跟受罪而已,於是商議著,不如奪了主人家的財物,遠走高飛,自謀生路去;兩位惡僕合計著如何在柳超的飯食裡加進毒藥,將他毒死。
惡僕在商議謀殺主人時,柳超的愛犬就已經在他們鬼鬼祟祟的舉止和言談中,感覺到惡僕的居心不良了,於是緊盯著他們;當惡僕準備好並捧著摻進了毒藥的酒菜,要給柳超食用時,這隻忠犬立即上前,毫不留情地將兩位惡僕咬死。
我們想想當時柳超的心情,當他知道兩位跟隨多年的僕人如此計議著要對他謀財害命,有多心痛啊!平日待他們不薄啊!唉!他一失勢,連僕人都想取他性命,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怎不令人心寒!
幸好,這隻愛犬還忠心耿耿地陪在他身邊,還救了他一命,真是一隻靈犬啊!要不是有他在,柳某這次就要客死他鄉了。不禁對這隻靈犬更加疼愛。
想必,柳超對這隻愛犬,平日寵愛有加,愛犬才會如此忠心耿耿的護持主人。
人們以善心,以慈悲心所做的事,尤其是護生這樣尊重生命,愛惜物命的美事,所散發出去的好的氣場,總是會不斷擴散出去,上達天聽,整個宇宙都會回應你的慈悲心行,更以慈悲回饋與你。
《護生畫集》裡,記錄著許多這樣的故事,讀來感人肺腑,給人最大的撼動是「救人或愛惜物命,其實是在救自己或護自己」,這其中的善因和善報,也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