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暑假一到,網路上就瘋傳一則笑話:「七月,比鬼門開更可怕的是校門關!」對許多孩子而言,自由放鬆的時光,對父母而言,卻可能增加不少與孩子有關的壓力。
根據英國一則調查表示,父母因為孩子而感到有壓力的次數,每天至少有六次,並且表示自己每天將近四十分鐘,感到心理焦慮,每個月有八天,感覺「需要一點休息或自己的時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引用英國報導內容指出,一項由英國石油公司(BP)進行以兩千名英國父母為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哄孩子們上床睡覺、食物採購和用餐時間,都是觸發父母壓力的最大因素。因孩子感到壓力事件「前五名」分別為當孩子變得更糟糕、上床睡覺、吃下特定的食物、禁止玩手機或看電視、讓他們整理房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上述研究顯示,英國父母很難在「保持冷靜」的狀況下度過一天,當有孩子在身邊,再簡單的任務,有時也會變得不容易。
尤其新手父母,一定需要適應時間,雖然手忙腳亂,或會按照書中指示去做,但其實就是「做中學」,每個新手父母都一樣。
她建議,家長應思考可與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如準備餐點、邀朋友來家裡看想看的節目、玩遊戲、做運動或選餐廳吃飯等,如能提前規畫好,就可預留彼此互動時間與空間,讓暑假變成一種「親子共好(雙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