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僧伽教育 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7.31 語音朗讀 61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1967年創建佛光山,即提出「四眾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從成立佛教學院為起點,讓有心學佛的男、女眾青年皆能入學就讀,同時也訂立制度規章,讓出家、在家弟子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以文化弘揚佛法 同學在院內的課程之外,也學習對外的佈教工作。圖為佛光山周日的「福慧家園」講座前,同學以英語說唱弘法。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以教育培養人才 教育是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建設社會的根本。學院同學跟隨「雲水書車」前往偏鄉國小說唱教學。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以共修淨化人心 佛門的大眾修持,如念佛、禪坐、禮懺等 ,可以讓人身心達到安定、淨化之效。圖為 同學帶領佛光山英語禪學營的學員朝山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以慈善福利社會 實習學生與佛光山印度加爾 各答禪淨中心,前往天主教德 雷莎修女創辦之印度加爾各 答仁愛傳教會,進行「三 好教學」推廣。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1967年創建佛光山,即提出「四眾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從成立佛教學院為起點,讓有心學佛的男、女眾青年皆能入學就讀,同時也訂立制度規章,讓出家、在家弟子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悲智願行 弘揚佛陀精神 星雲大師說:「佛教之傳播,佛法的住世,全賴優秀的僧伽人才,因此完備的僧伽教育,是佛教的根本所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教育不同於一般社會教育,而是強調解行並重、融和教理與生活於一體的實證教育,因此,佛學院的教育可說是一種完全人格的養成教育。 依此理想,大師訂下辦學宗旨:「為造就佛教專門人才,以從事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住持佛教、宣揚佛法,達到人心之淨化、社會之安和樂利。」並以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精神為院訓,培養具足慈悲、智慧、願力、實踐力的佛教人才,弘揚佛陀的人間佛教。 佛光山叢林學院分專修學部以及國際學部。專修學部旨在培養佛教人才,實踐人間佛教理想,先後在海外創辦香港佛教學院、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南非佛學院、澳洲南天佛學院、印度佛學院、巴西如來佛教學院等,接引當地青年。 國際學部的成立,則是進一步落實佛教國際化及本土化,透過培養國際弘法人才,讓人間佛教在各地生根萌芽。 與時俱進 培養弘法人才 佛光山培育僧才與時俱進,除了要邁向國際化、本土化,更強調「走出去」,學生不僅要具備第二外語能力,還要具有國際宏觀及遠見,方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04年7月,佛光山叢林學院開辦「移地教學」,在學院經過一年的佛學通識課程後,依個人的專長與性向分派到日本、美國、澳洲、南美洲等國家參學。 此外,因應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及學佛風氣日盛,佛光山叢林學院自2015年開始,設立一期4個月的「短期佛學院」課程,學生在4個月結業以後,可依個人意願繼續就讀3年的專修部,或者選擇到佛光山派下的寺院或事業單位服務。 此外,叢林學院也與南華大學合作開辦碩士學位課程,符合進修資格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可以同時進修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課程,並於畢業時取得中國佛教研究院以及南華大學碩士學位。 行菩提 大化人間 秉持創辦人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佛教要走向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社會化、大眾化,甚至走上國際化、未來化,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發心實踐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期能在未來弘法的路上,引領社會人心,佛法與生活結合,為世間帶來清新雋永的法水。 以文化弘揚佛法 同學在院內的課程之外,也學習對外的佈教工作。圖為佛光山周日的「福慧家園」講座前,同學以英語說唱弘法。 以教育培養人才 教育是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建設社會的根本。學院同學跟隨「雲水書車」前往偏鄉國小說唱教學。 以慈善福利社會 實習學生與佛光山印度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前往天主教德雷莎修女創辦之印度加爾各答仁愛傳教會,進行「三好教學」推廣。 以共修淨化人心 佛門的大眾修持,如念佛、禪坐、禮懺等,可以讓人身心達到安定、淨化之效。圖為同學帶領佛光山英語禪學營的學員朝山修持。 佛光山叢林學院 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 07-656-1921轉(男眾)3001~3002 (女眾)2050~2053 前一篇文章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5)大藏經通俗講座 佛教與中華文化 下一篇文章 踩著開口笑鞋子 跟拍森林護管員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大悲殿白衣觀音 尋聲救苦度眾傳統現代行解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