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殿白衣觀音 尋聲救苦度眾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3.04 語音朗讀 56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悲殿內供奉兩尺高的白衣觀音立像,手持楊枝淨瓶,低頭俯視,慈眼視眾生。 圖╱記者郭書宏 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 圖╱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新寶橋」連結大雄寶殿與大悲殿。圖╱記者郭書宏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大悲殿是一個靈感的地方,它是佛光山第一座寶殿。五十年多來,絡繹不絕的信徒香客前來大悲殿禮拜觀音菩薩,無數的靈感故事口耳相傳,見證觀音菩薩的慈悲護佑。大悲殿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一九六八年開工,一九七一年落成。殿內供奉兩尺高的白衣觀音立像,手持楊枝淨瓶,低頭俯視,慈眼視眾生;四周環繞一萬尊小觀音聖像,因此大悲殿早年又稱「萬佛殿」,萬尊小觀音聖像代表著萬人共同發心護持。從早期的磨石子地板,到如今實木地板,大悲殿維持一貫的古樸之美,而厚實溫暖的地板,更是方便信徒香客在殿內靜坐觀心,沉澱思緒。外廊牆壁周圍壁面有十二幅浮雕,是《普門品》觀音菩薩應化事蹟。環繞殿堂的竹林,在微風吹拂下,譬如百千種樂音同時俱作,置身質樸莊嚴的大悲殿中,有如身在佛國。寶橋度佛寓意勉眾精進早期建設之時,為進出方便,星雲大師在深溝上蓋了一座橋,連結朝山會館與大悲殿,和大悲殿同步開光落成,並取寶橋度佛寓意,命名為「寶橋」。大師曾說,「我們讓大家從『寶橋』走過去,等於是把大家當作佛祖,因為這是佛祖走過的橋」;也在勉勵大眾,只要在佛道上精進不懈,讓自己的心靈美化、昇華,處處是淨土。而今,五十個年頭過去,星雲大師以慈悲願心啟建「新寶橋」,連結大雄寶殿與大悲殿,大師首次行過新寶橋時指出:「雖然是短短的橋,但,是人生無限的道路。」這座新寶橋,拉近了信徒與菩薩的距離,便利更多老少信徒前來瞻仰觀音菩薩,學習菩薩施無畏與尋聲救難的精神,啟發人生的光明與希望,拓展無限的道路。「有新寶橋真好,讓我們和菩薩的距離更近了!」許多信徒如是說,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信徒也在菩薩前感謝祈願。從桃園來的信徒說,女兒生產時,折騰三天三夜,仍無法順利分娩,當醫生說要剖腹產,他不忍心,來到大悲殿祈求觀音菩薩後,產程順且快,感謝觀音菩薩的慈悲照護。南部的周先生二年前發生意外,周太太向觀音菩薩祈求度過生死關頭,現在每個月都會全家一起回山禮拜,做義工服務大眾。種種的靈感事蹟不勝枚舉,為大家帶來莫大的撫慰,並發願學習觀音的慈悲,尋聲救苦幫助大眾。 前一篇文章 南鯤鯓代天府 將建新展館 下一篇文章 嘉義鞦韆賽 玄天上帝指示延期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月光寺雲水浴佛 將軍府喜結法緣惠中寺園遊會 慶佛誕念母恩清德寺沐佛 三代喜同堂媽祖同慶佛誕節 北港朝天宮響應板橋講堂蔬食慶佛誕 獲頒弘法利生匾蘭陽別院佛祖巡境 萬人設香案相迎 作者其他文章傳統現代行解並重當代僧伽教育 佛光山叢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