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學》圖/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文/何凱成
有次在哈佛大學的課堂上,心理學教授出了一道選擇題,引發同學議論。直到現在,那個場景還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如果有一天,你乘著某種機器來到一個新世界,在那個世界你能活到七十歲,但有兩種活法:第一種,前面六十年快樂,最後十年痛苦;第二種,前面六十年痛苦,最後十年快樂。你選擇哪一種?」
聽完教授的題目,原本安靜的課堂,頓時掀起熱烈討論。
大部分的哈佛學生,可能以比例來思考,認為當然是快樂的時間愈長愈好;但我卻早就體會到,從快樂落入痛苦的心境,和從痛苦變成快樂的心境,兩者是天壤之別。
這時,教授開始分析:「如果你前段人生非常快樂,後面卻陷入痛苦,巨大的落差甚至會讓你感到絕望;相反地,如果你一開始處於痛苦,可是你知道後面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你會充滿盼望。有了盼望,不管遭遇什麼處境,都能保持樂觀。」
從這堂課我體認到,人生是一種選擇,而選擇沒有對錯,重要的是,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
大一暑假,我跟著從高中到大學的好友兼隊友巴克,響應哈佛的 Phillips Brooks House 暑期教學計畫,到麻薩諸塞州的羅克斯伯里(Roxbury),教當地小學生數學,也帶他們一起運動。
從哈佛到羅克斯伯里大約三十分鐘車程,在去之前,我從來沒想過,哈佛周遭居然有一個像貧民窟的地方。對我來說,羅克斯伯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居民都是黑人與墨西哥人;孩子不僅家境貧困,生活中更充斥吸毒、性侵、家暴等亂象。然而我也明白,這些問題不是我們這些大一學生,用一個暑假就可以改變的。
我能做的有限,但至少可以陪伴孩子。我沒幫到孩子什麼,反而從他們身上赤裸裸地看到社會殘酷的一面。
隨著大一暑假結束,我短暫的教師生涯告一段落。因為升上大二之後,我考到房地產仲介執照,暑假打工的選擇更多了。
球隊在暑假也有訓練,但不會強迫球員參加。留在學校接受訓練的人,莫飛總教練會幫忙安排打工。通常,最好的工作在金融業,不僅薪水高,畢業後也有機會成為正式員工,但名額有限,多半是隊長或MVP才能獲得。
我在球隊表現不錯, 因此教練也幫我介紹了一份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的工作,但我拒絕了。
「我要去做房地產!」我告訴教練。房地產收入較高,而且時間自由,最重要的是,我不喜歡整天坐辦公室的工作,即使可以吹冷氣、邊看NetFlix邊做事,時薪就有二十至二十五美元。我覺得,在外面跑業務可以接觸更多人、學習更多溝通技巧,比較有意義。
一開始,教練很生氣。但是當我的房地產仲介業務愈做愈出色,兩個月賺到兩萬美元,連隊友也加入這個行列時,教練對我改觀了,他甚至認為,如果美式足球需要業務大使,沒有誰能比我更勝任。
創造價值,才快樂!
房地產仲介的收入很好,還有朋友把他的寶馬(BMW)名車借給我,讓我帶著客戶四處看房子……,這份暑期工作可以說是十分風光。可是,我沒有想像中開心。
後來我才明白,那是因為快樂的來源不是你創造了某種價值、解決某個問題,你所做的事,也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那些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或肯定,獲得的只是非常短暫的快樂。
如果一直做這份工作,我可以預見自己的未來:畢業後到銀行工作,成為華爾街的白領,買車、買房、養家……,除了金錢以外,我看不到其他提升的價值。畢竟,當上手以後,技術跟溝通層面的重複性非常高。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生涯發展理所當然,但我覺得還缺少些什麼,想到要過這樣的人生,真的快樂不起來。
以打球為例,我覺得贏球是件光榮的事,但若只是為了贏球而打球,無法讓人滿足。努力邁向贏球的過程──每個球員盡自己的本分、全心全意投入,最後贏得比賽,才會讓人發自內心地快樂。經營企業也一樣,賺錢不是首要目標,而是把每個細節做好,讓公司創造最大的價值。
我想追求卓越,那不是累積金錢或名聲可以達到的。我再次想起隆巴迪的話:「相信自己,傾注所有,包含腦力、體力、心力,投入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唯有如此,人生才有意義。」
做房地產很賺錢,但正如金凱瑞所說,真的有了金錢後,我才發現,光有財富是空虛的。我想做有意義的事,讓我相信而且熱情澎湃的事,所以找工作,也一定要找一份讓我相信而且充滿熱情的工作,一個通過我的專長和熱情,能夠幫助其他人變成最好的自己的工作。
(摘自《球學》,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何凱成(Cheng Ho)
1987年出生,13歲移民美國,18歲獲得哈佛大學體育獎學金,擔任美式足球隊跑鋒。2010年獲得哈佛經濟學士學位,輔修心理學系。2010年至2012年,先後任職於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紐約總部與北京辦公室;2013年創辦「球學」,以「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促成運動回歸校園與學生運動員的均衡發展、帶動亞洲運動風氣為使命,呼籲各界重視課業外成就對教育的價值,進而培育未來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