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兼顧行善 社會企業當道 文/胡雪綾 |2019.06.01 語音朗讀 34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山芙蓉咖啡藝廊帶動周邊產業復興。圖/IMPCT提供喜憨兒烘焙屋目前在全台已有25家分店。圖/IMPCT提供人生百味團隊:(左起)巫彥德、簡艾薇、張書懷、汪劭穎、張貴智。圖/IMPCT提供街賣者徐大哥在人生百味的協助下,產品更有特色。圖/IMPCT提供順發3C長期關注台灣教育 圖/IMPCT提供峰谷國小獲順發企業提供教育資源。圖/IMPCT提供 文/胡雪綾 愈來愈多年輕人,剛踏出校門第一份工作就是創立一家「社會企業」,實踐「要成功也要行善」的理想。但話說回來,魚與熊掌,真的可以兼得嗎? 2015年9月榮獲「社企界諾貝爾獎──霍特獎」一百萬美元創業獎金的政大IMBA學生陳安穠,2016年和來自加拿大、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的三位男同學,成立IMPCT(恩沛)國際社會企業,並以這筆獎金在團隊成員母國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等國,成立四所(另有數所正在建置中)兼具教育和托兒功能的貧民幼兒學校。 凡事起頭難 社企更難 從一開始當地民眾充滿戒心、當地法律及土地取得處處受阻,到後來居民看到孩子的進步,轉而衷心感謝IMPCT的努力,當地企業也大力回響支持,中美洲多國政府更積極複製此一模式,在各國悄悄推動。「我們不需要藏私,只要對世界每個需要的地區有幫助,歡迎各國複製、貼上,大家一起共同提升下一代品質。」陳安穠表示,有了成功模式之後,IMPCT團隊獲邀前往南非創辦了兩所學校,最近又將受邀前往韓國洽談合作事宜,顯示計畫廣受各國肯定。 然而不可否認的,社會企業除了善行,更重要的是要想辦法生生不息,自體發光,而不能只靠向貧民區爸媽收取每月一美元的學費,或單靠當地企業贊助。為了形成一個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的營運機制,陳安穠就地取材,將中美洲、非洲等地富含果香及特殊香味的咖啡豆,請世界冠軍級的烘豆達人加工,再將咖啡的包裝設計成磚頭樣式,象徵建校所需的一磚一瓦,然後在全世界的電子商務平台販售,並將所得挹注恩沛的建校基金。 喝咖啡提神 兼助貧童 「如果你每個月都會買咖啡,何不買一包能轉化為建校磚頭的咖啡?我們認為這是很有力量的事。」陳安穠等人曾在台北市四四南村擺攤10個月,除了賣各式咖啡,也教大家如何手沖咖啡,獲得各界回響熱烈,這群年輕人也累積出營運心得,其後便信心十足的在延吉街、台北101及西門町台糖飯店一連拓展三家咖啡推廣中心,並由公司成立後加入的IMBA同學傅聖潔擔任營運總監,透過活動和行銷集結人氣和口碑。 「當產品的生命不是使用完就終結,還能延續到促進幼兒教育,消費行為就變得更有機。」除了在實體店面賣咖啡,傅聖潔等人還辦快閃活動,主打企業咖啡和年輕族群,希望更多人長期認購咖啡,並可上網指定要贊助哪所學校或哪個專案,讓整個社會企業不斷循環壯大下去。 永續循環利己利人 什麼是「社會企業」?它和一般企業的差別何在? 社會企業被稱為「改變世界的新商業模式」,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它是一種同時具備社會關懷和獲利能力的公司型態組織。最早起源於1976年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成立提供窮人小額創業貸款的格拉明銀行,至今已提供超過美金50億元貸款,成為社會企業的概念先驅,尤努斯更因此於2006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 發展至今,社會企業關注範圍已經從原本的微型信貸,擴展到更多的社會議題,例如教育機會、兒童健康、住家、水資源、氣候變遷等。現在,全世界各地有很多社會創業家,以創新的商業模式,發揮創意改善社會。 社會企業一般概分兩大類型,一類是企業為善盡社會關懷責任,發展出能夠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另一類則是在創業伊始就設計各式善意出發的活動模式,並透過理念推廣及活動所得,循環應用於所要宣揚的理念。 前者例如國內的「順發3C量販」,董事長吳錦昌考量社會所得M型化,在家族股東支持下,從多年前起由一般3C賣場轉型為社會企業,固定將每年所得的20%(約2000萬元)捐助教育部的助貧扶弱平台。其中10%,是由公司淨利所得支付,另10% 則是由董事長吳錦昌個人捐出。順發喊出的「20 for future」也獲得不少消費者樂於「以消費行為改變世界」。 至於另一種創新行善模式的社會企業如「人生百味」,幾個頭腦一流的年輕人,企圖「用XX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但重點不放在商業模式或社會運動模式……而是最後能否成功解決某些社會問題。目前該團隊積極關注與陪伴無家者、街賣者、拾荒者……號召群眾付費參加街頭「石頭湯」計畫,合力將剩食材、醜蔬果做成好吃料理為街友送餐,同時邀插畫家聶永真、馬來貘為街賣者設計專屬文創商品,形成搶購風潮。 多元服務遍地開花 社會企業為了解決問題,訴求通常都很接地氣,但能否永續發展,除了有效的獲利模式,更重要的是議題及活動能打動人心,而社會也足夠成熟,能積極回應社企的訴求。 事實上,台灣雖然不是社企的前鋒,卻有後來居上之勢,不但咖啡館如IMPCT咖啡、桃園「木匠的家」(藉販售二手家具及舊衣新穿收入幫助青少年)、苗栗南庄的「山芙蓉咖啡藝廊」(藉人氣帶動周邊產業復興)……秉持社企精神經營,更有幼兒園、3C量販店、陽光伏特家(募集屋頂裝置太陽能板發電)、喜憨兒烘焙坊、揪團和農夫契作的「穀東俱樂部」、由各種障別傷友成立的加油站、洗衣店、洗車坊、清潔公司、花店、資料輸入公司…… 此外,更有一些平台如社企流,新媒體如技職3.0,甚或募資管道,本身即充滿社會企業「你好我也好」的多贏精神,另外在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等各個面向,都有不同的社會企業在努力改善原本存在的社會問題。 以「阿原肥皂」為例,原料用在地植物,並提供當地婦女就業機會,還建立具國際知名度的台灣品牌。苗栗南庄的「山芙蓉咖啡藝廊」,原是單親媽媽翁美珍返鄉經營景觀咖啡屋圓夢,卻意外在南庄發展出特色觀光旅遊,間接幫助周邊產業復甦,都算社企的一種類型。 再如喜憨兒烘焙屋與華碩合作,在華碩開麵包坊,由喜憨兒負責訓練員工、華碩提供生產設備與門市據點,並鼓勵員工消費。這種合作模式為企業工作現場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也幫助公益團體獲得穩定營收。喜憨兒基金會目前在全台有25間烘焙坊、三家庇護工場,過去一年營收2.5億元,被視為「社會企業」成功案例。 由此可知,台灣社會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相當多元,而且可以成為頗具規模的企業,不但提供許多工作機會,也讓創業者在為社會付出的過程,除了一份穩定的生活所得,更能安心想出好點子,讓滿腔熱情化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前一篇文章 大學生邊做邊學直播 下一篇文章 【未來趨勢】綠能產業興起入行且趁現在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員工加薪 不再是萬靈丹對治辦公室9種毒人強化應變力 改造不健康職場系統德企vs.台企 職場文化異同歐盟職場文化 保守穩健重視福利公教人員享福利 身心假下周上路 作者其他文章大自然清潔隊 維護地球健康彈塗魚、鯽魚、肺魚 皆可離水而活 巴西千湖沙漠 魚兒沙游覓新家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