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慎防減稅成為選舉工具

 |2019.05.31
1595觀看次
字級

立法院本會期即將結束,執政黨強力動員想通過減稅法案做為選舉利多,除名模條款、長照扣除額、降日本農漁產品等關稅,還送出海外資金匯回專法、產業創新條例延長十年並加碼等諸多租稅優惠的大禮。

減稅一向是各政黨討好選民的最好工具,尤其執政黨在選情低迷時。去年實施的股利所得大減稅,夾帶大法官釋憲而不得不提高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成為蔡政府一再強調的「減稅有感」主調,今年初誤以為稅收超徵可以用來退稅的紅包,也曾吊足民眾的胃口,加上許多家電的貨物稅減免;更不用說,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對於工商界盼擴大研發抵減比率、增納人才投資抵減、取消印花稅及貨物稅等也照單全收,這些沒有止境的減稅政策,讓人誤以為政府的財政狀況突然變得大好。

名模條款針對薪資所得者的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的支出,可在薪資中核實減除,其實是因為過去的綜合所得稅未予上班族應有的成本、費用扣除,而遭到大法官解釋為違反憲法而不得不做的補正措施,算不上減稅利多。何況為了讓富人減稅的股利所得稅改能夠獲得社會支持,財政部才不得不大幅調高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至二十萬元,卻正好順便解決薪資所得者必須提供上班的必要成本費用的收據的困擾,稅收實際上減少並不多,反而讓政府贏得減輕薪資稅負的美名。

至於外界期待已久的長照扣除額,其實來得太晚也太少了。太晚是財政部本來去年就要提案,卻以股利所得稅改導致綜所稅稅基脆弱的理由,改為今年申報所得稅後看稅收狀況後再檢討;太少則是行政院版的身心失能者,每人每年扣除額上限只有十二萬元,只有二十九萬人受惠,平均每人一年省稅不到七千元,並不符合民眾的需求。

除了上述兩項租稅法案之外,其他的減稅方案則充滿了爭議。就資金匯回專法而言,雖然理論上,若未訂此法,將金錢藏在海外的富人或企業也不會將錢匯回,或從地下管道匯回而增加洗錢風險,政府也不太可能取得稅收。但問題是,國際上普遍推行「共同申報標準」的反避稅以及反洗錢等合作措施,逼得藏在海外的資金不得不匯回台灣,加上最近美中貿易戰及中國大陸生產成本提高的影響,政府又提供高額利息補貼,企業本來就已蜂擁回台投資,此時提供租稅特赦的必要性、合理性值得商榷,對原本乖乖匯回繳稅的人也不公平。且對於特定產業的實質投資者,還給予減半的租稅優惠,更是明白歧視資金留在台灣者或非屬於獎勵範圍的產業。

至於產創條例,一延就是十年,還加碼租稅優惠的產業項目,不但是錦上添花,至今也沒有提出稅式支出評估報告供社會各界檢視,違反財政紀律的規範;有些租稅優惠,例如智慧機械產業的獎勵,甚至可能減少就業機會或壓抑停滯的低薪,也值得檢討。

我們建議立院,除了名模條款和長照扣除額合理而必要之外,其他的減稅法案應該基於公平、紀律和合理的立場,嚴格把關審議,以免減稅成了選舉的工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