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年第一次到大陸前,邱俊傑在桃園的醫院裡,經常接待來參觀的大陸企業家,交流中得知大陸醫療市場廣大,萌生了登陸發展的念頭並付諸行動。 圖/新華社
邱俊傑(右)向來訪嘉賓介紹頤和醫院項目進展。圖/新華社
文/記者許雪毅
二○一五年第一次到大陸前,邱俊傑在桃園的醫院裡,經常接待來參觀的大陸企業家,交流中得知大陸醫療市場廣大,萌生了登陸發展的念頭並付諸行動。
短短幾年,看著投資五億美元的台資泉州頤和醫院一步步建起來,作為籌備處主任的邱俊傑十分欣慰:「兩岸有交流就有想法,有想法就有行動力。」而他自己不久前還獲得了福建「五一勞動獎章」。他說,台胞只要努力,在大陸一樣能獲得崇高榮譽。
借鑑台灣醫療管理
邱俊傑看好兩岸大健康產業。當初,他受海峽兩岸醫療產業基金所聘,到大陸各地調研,最後選擇泉州。他說,泉州是很多台灣人的祖籍地,自己就是泉州南安人遷台的第六代。而泉州民營企業發達,有利於發展高端醫療服務產業。
二○一六年十二月,泉州頤和醫院在泉州台商投資區正式開工。去年教研樓封頂,今年以心臟內科為主的特色門診可以開業,明年門診主樓、住院部、醫技樓將進行裝修,預計二○二○年底或二○二一年初醫院整體將開業。
在醫院快速建設過程中,邱俊傑為當地政府的積極作為所感動。「政府成立了跨部門聯合辦公,我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他舉例說,醫院建設涉及城市管網排汙、消防等設施,政府大力協助推進。對醫院用的天然氣,政府也幫著協調提供優惠價格。
頤和醫院希望借鑑移植台灣較為成熟的醫療管理和服務理念。邱俊傑注意到,在服務台灣醫療人才方面,當地政府不遺餘力。「我們是比較大的醫療產業園區,政府建設了人才公寓,給我們提供住宿津貼,還設置公交站,方便大家出行。」他說,政府部門經常主動詢問,需不需要幫忙,遇到台灣孩子就學等問題,都有相應渠道協助解決。
在泉州找到歸屬感
邱俊傑發現,過去來大陸多是台商,現在隨著大陸日益重視大健康產業等民生建設,愈來愈多台灣醫師等專業技術人才有意到大陸發展。他十分樂意和他們分享登陸心得,更樂於看到有來大陸的台灣年輕人很快熟悉當地情況,融入當地生活。
除了本職工作,邱俊傑還熱心地做在泉台灣職工的「貼心人」和兩岸職工交流的「聯絡人」。比如,有台胞想了解稅務信息,邱俊傑就幫著聯繫相關部門,和大家座談,解疑答惑。有台灣年輕人希望充實業餘生活,邱俊傑和大家商量,計畫安排兩岸職工到蘇州參觀,還準備帶大家去莆田湄洲媽祖祖廟等地走走看看。
邱俊傑說,泉台同根同源,飲食、氣候都差不多,新來的同事很快就能適應。「閩南人性格熱情,也喜歡串門子,我們會多舉辦一些活動,讓兩岸職工多交交朋友,讓台灣年輕人更好地在這裡找到家的歸屬感。」他說。
幾年來,邱俊傑已經喜歡上泉州的工作和生活。他的大兒子今年高三,正準備報考大陸高校。「對台灣年輕人來說,大陸提供了更大的格局和視野,是很好的選擇。」邱俊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