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粿」難忘的滋味。圖/歐米瑪
文/歐米瑪
每當舅媽自家耕種的「芋頭」採收時,總是會挑選上等好幾個來家中分享,因為她知道善於料理廚藝的媽媽,會變化出各種令人食指大動的餐點,特別喜愛那種懷舊的美味,唯獨有「芋頭粿」最是難忘的滋味。
媽媽說過這是她想念阿公時,最愛做的小吃,當年阿公的綽號台語就叫做「芋翹」俗稱為「芋頭粿」,日據時代阿公在港務局上班,僅靠微薄薪水要養活六個孩子,當時有人看他愛吃芋頭,索性幫他取有趣的綽號。這道「芋頭粿」飽足美味阿嬤常常做,那時候一家人有人將芋頭剉成一絲絲,或是切成小塊狀,有人揉外皮,有人剪香蕉葉當底用,炒料要包的內餡由阿嬤掌廚,當蒸籠緩緩飄散出香氣,那一刻一起吃粿幸福的情景,至今記憶深刻回味無窮。
延續這份懷念的情感,媽媽依舊傳承阿嬤的好手藝,粿的外皮揉製純粹靠雙手,以圓燸米前一夜泡水,經磨成米漿後,再壓出水分成為米團;並以一部分米團煮成糊狀,台語稱為「婆」,以人工拌勻;再加入各式材料及調味當內餡並塑形,用香蕉葉剪形墊底,放入鍋子蒸煮熟度即可,作法簡易便利,可以吃出純手工自製濃郁的香味口感,還能體會到溫心暖胃的幸福感受。
「芋頭粿」不僅有分享的愛,有感恩的愛,還有親情的愛,嘗出懷舊的滋味,也吃出凝聚家人喜樂情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