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布拉格沙威咖啡館

文/林政儀 |2019.05.01
2566觀看次
字級
沙威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沙威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沙威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沙威咖啡館外觀。圖/林政儀
查理大橋上的雪景。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去年十二月布拉格之行,總是睡早醒早。一日晨起,望著窗外未明天色,正思索著布拉格百年咖啡館種種,突然天降點點白光,且飄不定,湊近窗邊纔知是雪,令人喜出望外,心想今日布拉格咖啡館探訪之旅,或許可以整日沐浴在這難得的雪天之中。

欣喜之餘,連忙拿著圍巾、手套步出飯店,走往查理街(karlova ulice),查理街是連接布拉格舊城廣場與查理大橋的主要街路,這條古老蜿蜒、商店林立的街道,保存為數眾多的文藝復興時期與哥德式建築物,在如此飄雪的冬日裡,漫步其中,真恍若置身於中古世紀的某個清晨。

沿著查理街往西走,越過路面電車經過的十字軍大街(Křižovnická),來到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和大橋東側的老城橋塔(Old Town Bridge Tower)。查理大橋當年原址是一座仿羅馬式的朱迪特橋(Juditin most),由於無法負荷日益增加的交通,加上長年遭洪水一次次損及橋墩,於是一三五七年皇帝查理四世下令建造新的大橋,聘用當時知名的建築師彼得.帕爾萊勒(Peter Parler)負責建造比朱迪特橋高四、五公尺,且用十六個巨大的砂岩橋墩鞏固橋體的查理大橋。

一四○二年落成後的查理大橋長五百一十六公尺、寬約十公尺,東西兩側有三座橋塔。東側是位於舊城區的老城橋塔,一三八○年由彼得.帕爾萊勒修建老城橋塔,橋塔是一座哥德式塔樓,已被視為歐洲最美麗的哥德式建築之一。西側位於小城區的是由哥德式拱形門相連兩座塔樓的小城橋塔(Mala Strana Bridge Tower),其中一座曾是朱迪特橋一部分的羅曼式風格塔樓,而另一座較高的塔樓為哥德式風格。一六八三年至一七一四年間,查理大橋上放置三十座具巴洛克風格的聖人雕塑石像,至今已成為遠道而來的遊人必拜訪的著名景點之一。

一座跨越伏爾塔瓦河的查理大橋,是聯接著舊城區與小城區、城堡區人們往來的通道,更是昔日皇帝加冕遊行路線的必經之路。穿過橋塔後,看著滿天白雪飄落在橋上聖人雕像、飄落在旅人身上、飄落在伏爾塔瓦河上、飄落在對岸櫛比鱗次的古老建築上,一片淨域。

冬日河面捲起的寒風,伴隨著紛飛雪花,寒意不斷從腳底流竄到全身,此時,決定先至一家位於軍團橋(Most Legií)西側近河畔的沙威咖啡館(Café Savoy),喝杯熱咖啡配上香甜蛋糕,驅寒暖胃。

於是,沿著伏爾塔瓦河河畔一路漫步往南走,雪也漸小,然而河面襲來的冷風愈加冷冽,促使我加快腳步,走至軍團橋再往西走到維特斯奈街(Vítězná)和贊伯洛夫瑟卡街(Zborovská)的交界處,終於看見位於古典宏偉芬德希克爾大樓(fin de siecle building)一樓的沙威咖啡館。

沙威咖啡館開業於一八九三年,比著名巴黎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晚六年成立,是歐陸同時代的咖啡館,兩者命運卻大相逕庭。沙威咖啡館坎坷且多舛,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關閉,二戰後又經歷共產黨占領的動蕩歷史,改為警察招募中心,一九八九年天鵝絨革命之後,咖啡館曾短暫經營幾年,不久又停業。二○○一年芬德希克爾大樓開始進行一連串的修復工程,直至二○○四年,Ambiente連鎖餐廳企業接管咖啡館,重新營業,修復後的沙威咖啡館恢復了昔日風貌,如今是布拉格著名的華麗咖啡館。

在雪中一陣疾行後,總算來到沙威咖啡館,推開厚重木門後,一位身著白色襯衫的侍者上前為我帶位,連忙點了一杯熱拿鐵和一塊紅蘿蔔蛋糕(Mrkvovy dort)。坐在充滿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典雅裝潢的咖啡館內,欣賞著燦爛奪目的水晶吊燈,與高七公尺的天花板有著裝飾華麗的十九世紀新文藝復興風格的繪畫,讓人不禁讚歎布拉格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環視著室內空間,大門左側有一個開放式的糕點工作坊和點餐處,可以看見廚房糕點師傅現做現烤的糕點,在工作坊上面是樓中樓設計的座位區,有效利用挑高的空間,再往內部走可見一處空間,設計有具現代感的葡萄酒架牆面,咖啡館內部完美結合古典藝術與現代美學的設計,如此地和諧不衝突!

此時坐在充滿咖啡香和麵包香的咖啡館,眺望著窗外的街道,腦海中想起舉世聞名的哲學家尼采昔日訪布拉格後所感受到的一句話:「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我想到了維也納;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祕,我想到了布拉格。」的確,布拉格有著一股讓人無法忘懷的神祕魅力,吸引著無數遊人數次前往,之於我也是如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