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威脅全球央行獨立性的逆流

 |2019.04.26
2102觀看次
字級

在亞洲金融風暴、金融海嘯中,中央銀行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使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脫離危境。如今隨著各國經濟成長逐漸趨緩,在承受提振經濟成長壓力與民粹浪潮的推波助瀾下,政治人物又在打央行的主意,從最近半年發生的情事,不禁令人憂心,一股威脅央行獨立性的逆流正在全球流竄。

央行的獨立性是指央行不受到政治目的干預,央行的獨立運作可維持低且穩定通膨及不受政治操縱的利率。政治施壓,將使投資人質疑央行在對抗通膨、決定利率的可信度,反而導致經濟成長受抑制。通常衡量央行的獨立性包含三大標準,一是央行組織獨立於政府之外、官員任期不受影響;二是獨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無須配合政府要求;三是獨立支配財源。但最近許多國家的央行,這三者作均遭挑戰。

近年來各種因素結合,似乎加重了央行再度要為提振經濟成長做出更多貢獻的壓力,因為各主要經濟體的成長正在放緩,且政府債務水平並未顯著下降,財政空間受限。且央行在過去二十年間對擺脫危機貢獻良多;愈來愈多國家的政府認為,央行職權可擴大至控制通膨之外。

如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推文說,若聯準會去年不升息,美股可能多漲五千至一萬點。但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相繼對聯準會的獨立性表達憂慮。南非央行總裁丹雅格和瑞士央行總裁尤丹也都指出,央行已因國會設定的目標而須擔責。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認為,央行成功擊敗二○○八年金融危機和隨後的全球經濟衰退之後,被寄以太多期望。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警告說,經濟學上巨大成就之一,央行獨立性正受到威脅。

這些央行總裁的憂心不是空穴來風,繼今年初外傳川普可能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後,最近又傳出他將指派兩名政治盟友摩爾和坎恩擔任聯準會理事,其中坎恩曾主張美國重返金本位,專業性受到嚴重質疑,經濟學人雜誌形容他們是「兩位不合格的親信」。

亞洲也難以倖免。今年三月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跳過三名副總裁、直接任命預算部長迪克諾出任央行總裁,這項人事案顯然是出於干預央行獨立性的政治動機。在二○一八年底,時任印度央行總裁的帕托在與莫迪總理數度衝突後辭職,原因是他拒絕莫迪政府的降息、讓銀行擴大放貸,及允許政府動用外匯存底等要求。莫迪馬上以前經濟部長達斯接替,達斯今年已兩度降息,為莫迪拉抬選情的情事斧鑿斑斑。

泰國財政部已公開與央行就利率走向展開唇槍舌戰;印尼國會於二○一六年通過「預防與解決金融體系危機法」,削弱央行在管理金融危機的自主權;土耳其總統厄多安已多次要求央行降息;巴基斯坦和俄羅斯也有類似壓力。

對於央行角色有兩派看法,一派主張央行免受政府干預,專注通膨目標,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曾說,獨立的央行更能控制通膨,不受政治壓力影響,可以長遠觀點做出不受歡迎的決定。另一派則認為央行無法完全獨立,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說,擁有獨立央行的經濟體,處理金融危機時不見得能做得更好。

可以確定的是,在可預見未來,許多國家的政府不會停止干預央行,央行可能須重新找到平衡點,在獨立運作的同時,還須對緊急情勢採取彈性因應作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