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路迢迢

 |2019.03.02
2203觀看次
字級

去年,以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全球央行不時將利率「中性」、貨幣政策「正常化」掛在嘴邊,但在經歷去年底股市大跌以及考量到美中貿易戰、中國經濟減緩與英國脫歐等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後,緊縮措施在今年偃旗息鼓,正常化聲音戛然而止,各國央行的貨幣立場已開始轉向。

過去十年來,各國央行將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並透過量化寬鬆(QE)向全球經濟注入十五兆美元,以提振二○○八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成長與支撐市場。但這些措施已導致資產價格嚴重扭曲,光是在固定收益市場,現在就有約八點五兆美元的公共債務,其中百分之二十七點五的歐元區公債目前仍以負殖利率交易。

各央行官員明白這種情況無法長久持續下去,因此Fed自二○一五年十二月啟動這波升息循環,至去年十二月共升息九次。在這段期間,Fed相信全球經濟成長夠強勁,足以應付更高的借貸成本,央行官員希望在升息及龐大流動性流失,與全球經濟持續成長之間取得平衡。

在去年第四季情勢急轉直下後,央行的正常化腳步急踩煞車。Fed在一月底決定利率政策按兵不動,並暗示今年將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停止在市場收回資金。澳洲及英國央行也準備從緊縮的貨幣政策打退堂鼓。

印度央行在二月七日以通膨緩和為由意外降息一碼,還傳達未來還可能降息訊號。中國已動用財政與貨幣工具,調降稅率與銀行存準率,人行在最新公布的第四季貨幣政策報告中更刪去了之前的「中性」措辭 。

由於美國經濟比歐洲相對有活力,如果連Fed都在預留降息空間,去年底剛終結量化寬鬆的歐洲央行,採取更鴿派立場只是時間問題。日本央行甚至表示還可進一步擴大寬鬆。

今年主要央行的謹慎態度,與去年此時形成鮮明對比。在去年一月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國際貨幣基金意氣風發的說,這是十年來最廣泛的全球同步熱潮,全球一百二十個經濟體均在成長。但現在世界經濟看起來卻要「同步」減速,甚至是萎縮。

央行貨幣政策因而開始轉向,至少過去幾年高喊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正在消聲匿跡。按理,這幾年的低利率和快速就業成長,應會將經濟成長推升至比目前更高的水準。有一種解釋是,那場金融海嘯的心理衝擊太大,致使人們和企業改變其行為,員工願接受較低薪資。

央行貨幣政策也受到與金融市場依存度日增的牽制,若金融市場跌太兇,央行可能轉趨保守。事實上,在嘗到多年來的超低利率以及QE的甜頭後,很多企業、投資人似乎不希望回歸「正常」利率。而通膨低落是央行政策難以正常化另一原因。

退一步說,若現在經濟持續強勁成長,市場最終是否學會適應更高的利率?或是全球經濟仍在結構上受損,使央行的正常化做法弄巧成拙?

另一問題是,相較於歷史曲線,現在所謂的正常利率似乎是低利率,Fed官員心中的正常利率又是什麼?目前美國基準利率是百分之二點二五至百分之二點五,看起來可能是此利率循環的頂峰。相較於前兩次周期頂峰的百分之五點二五與百分之六點五○,Fed顯然須對中性利率水準費思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