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永遠的貝蒂 文/林一平 |2019.02.26 語音朗讀 35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和貝蒂合照。圖/林一平 作者模仿畫貝蒂。圖/林一平 肯恩。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最近我看到一幅電話廣告,相當有趣。這個廣告海報以卡通人物貝蒂(Betty Boop)為模特兒。海報廣告的是Klondike Phone Company,是虛擬電話公司。早期美國的電視和電影提到電話號碼時,常常會用Klondike5(555),因為555並未指配出去。若有觀眾好奇撥打這個號碼,不至於誤打到真正用戶,造成困擾。 貝蒂在台灣也很流行,我在台北永康街曾遇到以貝蒂為主題的專賣店(圖一)。貝蒂的漫畫線條簡單,我可以很流暢的畫出,如圖二所示。 貝蒂(Betty Boop)是美國有名的卡通人物,於1930年8月首度出現於第6套有聲卡通片《Dizzy Dishes》(暈眩的菜),被塑造成爵士樂時代的新潮年輕女子(Jazz Age Flapper)。貝蒂是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動漫性感象徵。 貝蒂是以歌星肯恩(Helen Kane;圖三)的造型所創造出的卡通人物。肯恩的成名曲〈I Wanna Be Loved By You〉(我要你愛我)有一句歌詞「Boop-Boop-a-Doop」,因此她被稱為Boop-Boop-a-Doop女孩。而動畫中的貝蒂則以催眠般的「Boop-Oop-a-Doop」方式說話,意指「我愛你」。 早期的卡通製作沒有智財權的觀念,很多動漫工作室會將別人創作的卡通人物出現於故事中,例如貝蒂的動漫能見到大力水手與米老鼠等角色同台出現,相當有趣,這應該是最早的智財權共享吧。 然而肯恩可相當注重自己的肖像權。當性感女孩貝蒂第一次出現時,肯恩就對創作貝蒂的弗萊舍(Fleischer)工作室提出侵權告訴,認為貝蒂的聲音、外貌到動作都幾乎複製了她,弗萊舍很明顯地利用她的形象來製作商品賺錢。弗萊舍也不是省油的燈,說肯恩其實也模仿了非裔爵士歌手以斯帖(Baby Esther)。於是肯恩的控訴被判決不成立。 如果比對圖三和圖二,相似度還挺高呢。專屬權的爭奪往往阻礙創意的發展,如果肯恩願意和弗萊舍合作,互相拉拔,可能享有更高的知名度。今日,全世界仍記得貝蒂卡通,卻很少人知道肯恩。♣ 前一篇文章 【人間風景】老雜貨店老闆 下一篇文章 【詩】那些 終將消逝的碎沫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閃文集】 駝峰天使【山村生活】 秋日蝶影翩翩【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父親的山水【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異獸派的「偶」遇——喚起童心的赤子狐狸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 駝峰天使【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閃文集】 光影的旅人 ──勞勃.瑞福【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閃文集】羅蘋的情人【閃文集】黃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