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勝鬘書院 走出生命 大格局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2.23 語音朗讀 25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韓國金輪寺,前排左起:首爾佛光山寺住持依恩法師、金輪寺住持本覺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勝鬘書院老師知穎法師。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參訪日本東京佛光山寺。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日本佛光法水寺。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有感於現代女性在社會上擔任各種角色後,需要一段清淨的時空,進而摒除外緣、淨化及提昇心靈,因而於一九九四年創辦「佛光山勝鬘書院」,至今已開辦三十四期,近七百位善女子們就讀。 對許多忙碌的現代女性來說,進入「勝鬘書院」是難遭難遇的因緣,非為學歷文憑,非為財名富貴,而是為學習而來,為服務眾生而來。走上一條讓生命價值更具有意義的路。 在思想見解上,規畫一系列基礎佛學、佛教文史、經論選要、學佛行儀、人間佛教專題,以此培養佛子應有的正知正見;在修持實踐上,有多元的修持體驗,如叢林五堂功課、灑掃作務、行堂出坡、禪修、抄經、念佛、閱藏等,體驗晨鐘暮鼓的佛門清淨生活,也學習勝鬘夫人「十弘誓願」的悲智願行。一個健全的佛教行者,應該能動能靜,才能契合活潑的禪機。「能動」,以便於弘法利生;「能靜」,則有利於修定修慧,缺一不可。 「行萬里路」的所見所聞更是人生最珍貴的經歷。讓善女子們參學歐洲、美加、東北亞、東南亞、紐澳等佛光山海外道場,體驗不同文化歷史背景及當地佛教之弘化發展,並從名勝古蹟的參訪中了解當地藝術、風俗民情等。此參學方式,不只是風景旅遊,更是佛門的學習,佛光山希望「勝鬘書院」能成為女性的人生加油站,開拓人生視野的新方向,走出更寬闊的生命格局。 永不退票/邵紫玲 遇到困難時,我總想著偉大的師父上人,他一生為了佛教,吃了多少的苦,而我自己這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根本不算什麼,怎可輕易放棄?回想自己學佛的初衷,也曾在佛前發願要向觀音音菩薩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此時的自己需加倍努力,讓更多的人受益。我曾經因佛法而走出人生的低潮,佛教並非消極的避難所;未來的人生,我不再迷茫,要積極地投入弘法利生的事業,讓我的生命因忙碌而更有意義。 皆大歡喜/廖珈琤 感謝大眾成就,讓我擔任德學長,一開始很緊張與倍感壓力,因為不知道如何與眾相處,常常用強硬的態度來要求大家,用錯了方法,非但沒有完成目標,反而造成了與同學們之間的摩擦。在日本法水寺時上了觀世音菩薩的管理法,才知道自己缺乏「慈悲」,只想著要同學的配合,卻忘了要先給他們方便,一昧的要求別人,大家都不歡喜。感謝師長和同學的包容,讓我學習服務的精神,要以「眾」為主,學習「無我」,平等的對待所有人,整個團隊就會日益進步。 茶禪一味/杜冰鑫(加拿大) 以茶修禪。以茶入道。讓我體會到無我與相融。吐濁氣,嗅茶香,欣賞茶色,從眼根、鼻根處與茶相融。藉由溫杯的動作,與茶具熟悉、建立聯繫。繼而泡茶,人、茶、水、茶具,融為一體。等待的過程,又將人、物,與時間融合在一起。當茶泡好後倒出,杯蓋掀起,茶香絲絲散入空間當中。輕輕倒一杯茶,分享客人,由茶傳遞一份禪意,與他人接心。茶禪中,放下自我,升起恭敬。心變得柔軟,動作也隨之輕柔。感恩眾多因緣,成就當下一場茶會。 我們的教室在世界 /袁琴(香港) 三千大千世界,雖從一步開始,但也要具備足夠的精神和毅力,努力朝著目標邁進才能到達目的地。讀書故然重要、但有些事情總不如親眼所見來得親切,有些道理總不如親身體悟來得踏實。真正懂得讀書的人,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今日世界、現實人生、自然萬象貫通,做一位有遠見,心眼明晰,與時俱進的現代新女性,讓佛法善緣能夠在自己生命中延續。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造福東土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4【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5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6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7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8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9【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10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