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布拉格蒙馬特咖啡館 文/林政儀 |2019.02.20 語音朗讀 23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咖啡館外牆掛著一大塊布條,書寫昔日諸多文學家常客名字。圖/林政儀 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著名作家法蘭茲‧卡夫卡昔日經常光顧位於鎖鍊 巷七號的蒙馬特咖啡館。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二十世紀初,布拉格有兩家近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咖啡館先後開業,一家是創立於一九○二年的羅浮咖啡館,另一家是一九一一年的蒙馬特咖啡館,兩家咖啡館昔日皆曾在二十世紀初廣受眾多作家、畫家們青睞,更是布拉格藝文與思想的搖籃。而羅浮咖啡館、蒙馬特咖啡館的命名與巴黎頗有淵源。 十九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歐洲經歷了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蛻變,使得歐洲社會經濟迅速繁榮,一片歌舞昇平榮景,尤其巴黎近代史最璀璨的一段「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更是帶動了歐洲各國的文化與藝術蓬勃發展。 巴黎美好年代的魅力,也影響了一百多年前的布拉格,可想見當時布拉格亦如歐陸其他城市一樣,渴望汲取巴黎掀起的這一波美好文化風潮。一九○二年,羅浮咖啡館(Café Louvre)開業,即以巴黎象徵之一的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為名;另外,一九一一年開業的蒙馬特咖啡館(Café Monmarte),亦取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巴黎著名藝術家聚集地的蒙馬特地區 (Montmartre)為名,如今皆是巴黎美好年代影響歐陸的時代見證。 巴黎美好年代的文學沙龍、咖啡館的書寫,一直是本專欄的主題之一,因此一年之中,總會規畫至少兩次共三十天的巴黎之行,原訂去年十一月的巴黎行,亦因黃背心事件延遲至十二月成行,原本期待的巴黎幾處咖啡館的探訪,抵巴黎幾日後,因黃背心事件再起,無奈地決定轉往布拉格,順便走訪幾處「美好年代」風潮的歷史痕跡。 一日,早餐後,從熱鬧的哈維爾市集(Havelské tržiště)離開,沿著二十世紀初許多文學家曾走過的蜿蜒巷弄,漫步至狹窄的鎖鍊巷(Řetězová),這條小巷曾是許多近代歐陸文學家日記裡激盪思想的沃土,其中鎖鍊巷七號就是著名作家法蘭茲.卡夫卡昔日經常光顧的蒙馬特咖啡館。 一九一一年蒙馬特咖啡館由一家藍領階級小酒館改建而成,很快地便成為作家與藝術家聚集之地,更在這裡進行著一場場文化交流與辯論。著名常客有畫家、劇作家和劇場導演的多重身分的艾米爾.亞瑟.隆根(Emil Arthur Longen)、布拉格新聞社創辦人亞尼.勞林(Arne Laurin)、作家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謝克(Jaroslav Hašek)、作家法蘭茲.維爾費爾(Franz Werfel)及畫家弗朗齊歇克.提奇(František Tichý)。 而德國作家保羅.偉格勒(Paul Wiegler),同時也是德文報紙《波希米亞(Bohemia)》的主編,在一九三四年出版小說《莫爾道河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the Moldau)》,在著作的第四章完整描述了蒙馬特咖啡館。然而,一九四八年之後,蒙馬特咖啡館被政府下令停業,直至一九九六年咖啡館才重新恢復營業,恢復營業後的蒙馬特咖啡館仍經常舉辦書展及文學作品發表會。 站在咖啡館前,看著外牆上掛著一大塊布條,書寫昔日諸多文學家常客名字,令人對於時代變化百感交集,所幸現今咖啡館內仍保留著百年前的簡樸面貌。近午,咖啡館生意清淡,得以如願坐在窗邊的位子,倚著椅背,一邊啜飲著熱可可暖身,一邊欣賞內部空間。 現今蒙馬特咖啡館室內為一九二○年時,當時布拉格前衛建築師伊利.克瑞歐哈(Jiří Kroha)設計翻新而成,而天花板和拱頂上描繪著黃色和紅色的花朵圖案, 則是藝術家布倫勒(Vratislav Hugo Brunner)的彩繪作品,搭配簡單的木桌、木椅、一架黑色鋼琴和一盞散發著微微黃光的吊燈,延續著歐洲百年前典型咖啡館的裝飾風格。 蒙馬特咖啡館歷時移世變,仍堅持保留著巴黎美好時代的裝潢氛圍,不隨波逐流,彷彿是一枚時光膠囊,有意將往日風華停留膠囊之中,只為等待走進鎖鍊巷裡的訪客,推開蒙馬特咖啡館木門時的一聲驚歎…… 前一篇文章 【年俗探源】元宵燈火的傳說 下一篇文章 【豐子愷.護生畫集】春塘 熱門新聞 01【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下)2025.09.0202鳳山區公所發放物資 佛光山響應2025.09.0203【浮世畫框】一朵雲,行進京都──日本首展小記2025.09.0204《365日》贈瑞典酒店 旅客啟迪心靈2025.09.0205佛光童軍與時俱進 邁向永續發展2025.09.0206奇妙數字遊戲—— 三進制2025.09.0207二進制到三進制2025.09.02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12025.09.0209【人間天使】孫女報佳音2025.09.0210阿富汗強震 逾 800 死、3000 人傷2025.09.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無聲的空襲警報器【走過歷史】驚鴻一瞥蒸汽火車【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行變有道──葉田園創作展】游思妄想【文化印象】訪北京中法大學舊址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棒棒糖 作者其他文章【遨遊藝事】京都其中堂書店【遨遊藝事】 京都 スマート咖啡店【遨遊藝事】京都竹苞書樓【遨遊藝事】京都詩仙堂丈山寺 【遨遊藝事】京都曼殊院門跡【遨遊藝事】京都長樂館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