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換生 把地球變小了

文/高愛倫 |2019.02.19
4359觀看次
字級
扶輪社交換協會主委楊文德(圖中)昨天專程陪外籍學生到台東展開「炸寒單」之旅。圖/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提供
巴西學生李白是最受矚目的交換學生,他來台灣之前已經說得一口好中文。圖/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提供
扶輪社接待海外來台的學生家長。圖/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提供
外籍交換學生坐火車去參加台東炸寒單文化之旅。圖/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提供

文/高愛倫

「如果全世界的高中生都能有機會參加國際交換學生互學活動,必將促進文化交融與國情了解,因而帶動世界和平。」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主委楊文德用最簡易的概念,闡述扶輪社在交換學生意旨上宏遠的抱負;台灣扶輪社是自一九九四年始加入國際交換學生陣容。

二○一八台灣一年交換學生四百零四人次,今年,諸多家長因為預期課綱會修改,擔心子女異國遊學的休學配合,會造成返國後學業落差,影響升學成績,可能這樣心理使然,今年申請交換學生率降低二成,僅三百二十五人。

國際交換生分多元文化薰陶的長期交換與遊學技術的夏令營短期交換,每年,全世界有八千五百人次的學生在國際之間流動,扶輪社的安排輔導心力偏重在十五至十八歲以下高中生的長期交換。

不管前往哪個國家
英文能力是基本配備


楊文德全心投入國際交換學生事務十多年,每年八月,協會開始公告甄選通知, 到九月進行面試,由協會委員、會長與面試委員就扶輪大使潛力、學業才藝、語言、自我管理等方面予以鑑定,次年三月,協會確認國際接待家庭與出訪的國家,並盡量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校。

有些學生因為英文能力薄弱,面試時就被淘汰,哭的傷心也難以通融,道理很簡單:「到西班牙語系、法語系國家,還是要靠英語教學他國語言。任何到地主國的學生從第三個月開始必須講接待國的語言或英文,舉例外國學生來台灣先上中文課一百五十五小時,之後就不可以再講母語。」

因為語言的隔閡,交換學生極少熱中理工課程,職業學校是易於互動又絕少有壓力的選擇。

由美洲、亞洲或歐洲前來的交換學生,多年來是以金甌商職、育達商職、士林高商、松山工農、東方工商、開南商工、大同高中、十信高中、淡水商工等二十六所學校為主要就學環境。

嚴格說來,長期交換生的一年遊學,其實面臨三年學習,從國家、學校、接待家庭名單出列後,鑑定成行的學生將開始一年的訓練,第二年出國履行交換生活,第三年回國傳授經驗。

能介紹自己的國家
也是行前訓練的重點


每個青少年在出國之前,必須走訪台灣十個名勝文化景點,然後篩選其中五個文化特色做完整書面報告,這是為了「訓練他們在其他國際學生之中,有能力介紹自己的國家文物與文化。」在此時期,外語進修也面臨極大的要求。

全球有三萬五千七百八十七個扶輪社,全台灣則有八百四十七個可接受申請交換的扶輪社,一個寄宿學生,以台灣幣值計算,一年生活費是新台幣十七至十九萬,機票另計,生活費全額交給扶輪社統一分配,接待家庭沒有任何營利色彩;寄宿生每個月到扶輪社領取零用金,同時讓扶輪社了解學生個人的生活心得與需要的協助,全世界責任義務皆然。

「培養孩子國際觀」與「訓練獨立生活」,是交換學生體制中最刻意達成的學習訓練,但是,一個說中文的孩子,隻身到陌生國家的陌生家庭,以陌生的英語或法語在陌生環境中生活十至十一個月,他們的課業、生活、人際發展,難道沒有風險?

安全,是扶輪人最重要的考量。有一批扶輪人,背著行囊拜訪全世界,尋找適合的學校,尋找適合的家庭,努力為自己的孩子安頓理想的庇護家庭,長此以往,他們把照顧別人的孩子也視為自己的責任。

接待家庭精挑細選
提供德智體群的互動


接待家庭對寄宿學生的最大照顧,往往是長輩式的噓寒問暖與伴同餐飲,但事實上,每個寄宿學生的最大的需要是生活學習;為了訓練青少年對不同文化、人文、生活習性的適應與理解,扶輪社因循一套共識模式,除了寄宿學生絕對擁有生活上的獨立空間、獨立床位之外,一個寄宿學程,務必保持三個家庭的多元化寄宿方式,讓同儕之間確實有機會接觸異國同齡學生,體驗德智體群的互動經驗。寄宿青年日常上課同一般學生,假日時就過異國家庭日,認同自己是寄宿之家一分子,也要分擔家事。

為保持獨立性與信任度,扶輪社協議各國家長避免到接待家庭探望子女,「大家都很怕直升機父母」,父母的愛常會誇大孩子的適應不良症,楊文德說:「未得接待社允許或未經接待家庭同意,現在家長都明理同意不去干擾孩子在寄宿家庭的生活。」

為了青少年的安全,所有接待家庭都必須接受背景調查,且須同時必備三項基本條件:無任何犯罪紀錄、需有國家單位鑑定之良民證、純屬義務接待。

扶輪社會為每一個國家的學生指派當地社友擔任顧問,監護學生與接待家庭之間的溝通。

楊文德主委說:「十五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有辨識危機的能力,我們對性侵犯是零容忍。」

逸仙扶輪社曾年度全額贊助清貧少年做交換學生,交換協會楊主委適時說明協會的立場:「我們有兩百萬預算用在家境清寒卻一心向學的青少年,各扶輪社如果提出立意補助學生的清寒證明,協會出經費,分社只需付機票錢。」

熱中學習的小孩,比較少見執迷闖禍的個性,但是,全世界還是有三成交換學生被提前遣返。

遭逢貧困HOME媽
孩子的愛心讓人感動


寄宿小孩一旦發生行為偏差,接待家庭可以會同顧問警告改進,經四個星期觀察後如仍未改善,即發黃牌,到下一階段的紅牌,交換生就只有接受被遣返。

所有交換學生都須遵守「6D」的國際規則,包括Drive、Drink、Drug、Date、Disfigurement or Decorate、Disrespect,即禁駕、禁酒、禁毒、禁約會、刺青、禁對接待家庭不敬。

但是雖然事前調查仔細,還是會遇到意外問題,例如有交換生被分發到有糾紛的家庭,扶輪社接到投訴,立刻將孩子接到扶輪社友家另作安排,也有台灣孩子回國報告他在貧困接待家庭中,沒有任何生活上的供應安置,但是孩子卻堅持沒離開這個接待家庭,他說:「HOME媽說她為了給自己孩子機會出國做交換學生,用盡所有積蓄,我覺得很可憐,就一直讓我爸媽寄生活費給我。」看別人的生活啟發自己的愛心,楊文德聽到這樣的故事,既心疼又感動。

異國青年來台灣的短期交換學生以夏令營型的活動為主軸,三十六個不同國家外籍學生十八至二十五歲,有自行車、音樂營環島旅行,多元涉獵茶藝、布袋戲、道教、炸寒單文化之旅、觀摩孔廟成年禮……。

有很多寄宿生和接待家庭產生深厚的感情,台灣女孩到印度短期交換中即傳出佳話,先是印度阿嬤為台灣女孩學習英文,冀求更好的溝通,繼來是台灣女孩為寄宿家庭的哥哥要結婚了,專程飛印度去吃喜酒。

也有青少年打高爾夫天分很高,寄宿遊學的結果,是國外學校主動提供身分要求他留下發展球藝。

有短期交換去德國的學生,回國後優先進入德國台灣分公司上班。

甚至還有學生帶回訊息:「我的同學出身總理家庭。」

雲霄飛車般的過程
卻是非常安全的冒險


很多媽媽說:「交換學生的學習旅程,不僅讓小孩認識、參與地球村概念,也讓他們提前擁有世界觀。」我最喜歡的一點是:他們因此而在全世界都有朋友,這些國際性的接觸一再啟發思考的寬廣度。

台灣陸續接待與交換的國際學區有印度、法國、巴西、義大利、墨西哥、德國、丹麥、瑞典、比利時、捷克、英國、匈牙利。

好的學習才能讓教育的效益茁壯生根,國際交換學生不是完整正規的全程教育,但是,卻是優質的啟蒙基礎;如果希望孩子能在青少年期發展國際關係,扶輪社是最安全的管道之一。

一次學旅設定更換三個不同家庭寄宿,更換的家庭,可以從豪宅到鄉村,交換學生中有學習報告如是說:「做交換學生就是上雲霄飛車體驗,我並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但我相信這是非常安全的冒險。」

阮虔芷的女兒高二送到法國做交換學生,次年,她以台灣高三生同等學歷三考上牛津大學。創辦逸仙扶輪社的阮虔芷說:「女兒到里昂應考大學,當地扶輪人不認識也熱忱接送,這是扶輪人熱忱互助的本色。」

楊文德說每年最大期待就是等候學生回來的心得報告,因為剛好是八月,可以開放讓申請交換生的家長聽取經驗,此外,更大的快樂成就是他們可以看到一個孩子出國前跟回國後的明顯進步。

扶輪社的SLOGAN(口號)就是對交換學生的承諾:「你給我一年,我給你全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