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神明聯誼會】佛陀邀眾神明回家 文/陳菽蓁 |2019.01.24 語音朗讀 32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聖嬰與悉達多相遇在佛館。 圖/宿霧慈恩寺提供 聖嬰團一抵達佛館立即被熱烈歡迎圍觀。 圖/宿霧慈恩寺提供 引路童子(中)與八將團。圖/鎮狩宮吳敬堂藝陣社 文/陳菽蓁 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七點,佛陀紀念館前問道堂廣場聚集了許多宮廟團體,四面八方奔赴而來的的各路神尊正往佛陀紀念館前進,一時旗幟飄揚、鑼鼓喧天,高屏溪前車如流水馬如龍,浩浩蕩蕩神威赫赫!這一天是佛陀紀念館世界神明聯誼會,各路神明與護法歡喜前來,十萬人攜手熱烈相迎,而我正身在其中。 星雲大師:「這個佛光山不是哪一個人的,你們來,都是你們大家共有的。」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會長王金平:「感謝星雲大師的慈悲、領導與感召。」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神明共聚一堂,這次活動讓我看到海納百川的凝聚。」三千四百七十八尊神明與家神齊來佛陀紀念館參與盛會,十萬人之中的我見證了這個祥和動人的時刻! 「回家」的神明們歡歡喜喜進入禮敬大廳,鑼鼓、嗩吶、樂隊、鞭炮聲勢浩大;舞龍、舞獅、轎班、娘傘華麗繽紛;陽光下「范謝將軍」七爺沉穩、八爺活潑、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威風凜凜,此刻所有人正往同一方向注目:成佛大道兩旁繁花已開放,藍天下佛陀笑容正慈憫。 分駐各地的神明、家神,相約回來晉見「老大」釋迦牟尼佛了:佛陀老大!您從印度來,我從宿霧、香港、廈門、福建、高雄、北港、新化、大甲、社頭等處來!娘傘歡欣又莊重,緩緩旋轉前進,獅隊和舞龍時顧盼、時昂揚,轎班腳步一致、前呼後擁,各種陣頭有踏著大小七星步、有腳踩特殊的花步,臉上有共同的肅穆與歡喜,神轎前的轎前吹、噴鼓吹的嗩吶透著雀躍,媽祖神轎前兩邊排開的哨角隊,宏亮渾厚的聲音似聲聲呼喚:「佛啊!二千六百年了,我終於來見您了!」 如此深刻的思念卻是不長也不短,因為時間與空間都將消泯於相聚的這一刻!然而,在寬廣的「成佛大道」上,當悠遠低沉的哨角隊緩緩吹起時,卻又為什麼催人熱淚? 捧持著家神的信眾最能感受手中神明的歡喜,今時此刻,三千多神祇與十萬人的迢迢浪跡終能在人間與佛重逢──怎能不熱了衷腸? 聖嬰和悉達多手牽手 上午九時許,熟悉的鼓隊和獨特的鐵琴聲遠遠朝著禮敬大廳而來,原來是最受歡迎的菲律賓聖嬰團到了!不同以往的是今年「聖嬰」旁多了「悉達多」,在兩位舞者捧持下,聖嬰和悉達多彷彿手牽手走進來了! 「今年的舞蹈多了悉達多太子和蓮花」,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說:「希望每年都能帶給佛祖不一樣的供養,也希望大家身心清淨、像朵蓮花」,妙淨法師強調:「聖嬰舞是宿霧文化遺產,菲律賓文化局願將這份信仰和藝術文化帶給大家。」 菲律賓宿霧聖嬰團每年都參加神明聯誼會,以獨特的異國風情和熱情魅力深受歡迎,菲律賓佛光山宿霧慈恩寺監寺永寧法師初次見聖嬰即心生歡喜,發願將菲律賓的聖嬰信仰與藝術文化請回佛光山。獨具一格的「聖嬰舞」和鼓樂隊表演總是受到熱情包圍,這些掌聲與讚美對於宿霧藝術團的孩子意義重大、也彌足珍貴! 聖嬰團團員受訪時的真情流露,和他們演出時的全力以赴同樣令人動容,受訪時孩子們無不爭相說出心中的感動與收穫。象徵和平與和諧的世界神明聯誼會不只是佛陀與眾神明相會的日子,也是聖嬰和悉達多攜手護祐每個人生命的那一刻。 官將首的慈悲 成佛大道上,扮相威武懾人、畫著醒目臉譜的「官將首陣」也擺開陣勢。近午時分的熾烈陽光照著昂首闊步的鬼王神將們,身後莊嚴偉岸的八塔映襯得他們的身形更加正義凜然,手執三叉的官將首所到之處,魍魎去除、妖邪退散,顧盼之際──護法神將望似威嚇的眼神中原來盡是慈悲:這是鎮狩宮吳敬堂藝陣社所帶來的「官將首團」。 官將首俗稱八將首、八將頭,是賞管刑法的神祇,為地藏王、城隍爺、東嶽大帝、青山王等神明的駕前護衛部將。首次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前一天夜裡十二點,三十幾名團員即由畫臉師徹夜未眠為團員們畫臉,團員畫上臉譜、著裝後有許多禁忌要遵守,表演空檔,後台的團員也只是坐著養神不敢稍有逾次,威猛陽剛的描臉下是年輕而誠懇的眼神。 《地藏菩薩本願經》載,佛說:「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用青春的熱情投入宗教與藝術文化,讓佛陀與神明的愛滋潤他們年輕的生命,這些扮演官將首、八家將的孩子們,腳下的世界終將因此而伸展、而開闊。 耶穌基督的讚揚 美國來台宣教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十多位傳教士在大覺堂獻唱聖詩「齊來崇拜」。適逢耶誕節的這天以優美的頌詩「齊來崇拜」佛陀與耶穌基督,充滿愛與感恩的歌聲中,最動人的是這美好的宗教融合。 兒時廟埕裡歡樂的廟會記憶,已交織成眼前互通互融、時空無窮的華嚴法界,我與十萬人在佛陀與神明加護下,身心融入掌聲和笑容裡。 然而我知道,這是一場生住異滅的快閃演示──三千四百七十八尊神明和家神辭別回鑾了!靈山盛會將散未散,彼此誠摯祝福、相約明年再會! 放光動地的絢爛無非幻化,華嚴海會的盛宴已成空花。歡樂嘉年華過後一切歸於寂靜,佛館又恢復寬闊平靜,大佛依舊不動如如。 我在暮色中走進藏經樓,這裡是如來的一代時教,是身心喧擾的寂滅處。北側塔樓長廊回首望──成佛大道燈火漸起,八塔靜靜相對佇立。 風吹過,夜空無語,等待著另一場緣起…… 前一篇文章 【家風傳世】 帶竹板的家信 下一篇文章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67】 橫空出世見自性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人間行者心】大雅台上的光此心安處是吾鄉── 瑞士紀行4此心安處是吾鄉──瑞士紀行3【此心安處是吾鄉─瑞士紀行2】下雪了此心安處是吾鄉─瑞士紀行孤獨河彼方 悼陳君子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