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文/惠馨
自古文人惜花,多因「以花托情」,尤其感傷花易逝,襯托自己愛惜時光或年華的感嘆。例如盧頻「美人惜花心,但願春長在」,以及孟郊「花送人老盡,人悲花自閑」等,皆有藉花感嘆光陰老去,年華蕭瑟的悲涼。今天所要介紹的李清照〈如夢令〉即是此種類型的代表,而李清照更是憑藉此詞,奠定其詞壇女才子的地位。此詞作於李清照早年時期,詞中陳述早晨酒醒後,借著詢問花事,委婉地表示傷春惜花的青春心事。
整闕詞第一句即點明環境與時間,「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正當春景盛開,百花綻放的季節,名花正待有心人賞時,一陣惱人風雨迫近,打亂興致。更令人愁苦是風雨急驟,淅瀝淅瀝的下,正是天陰酣夢之際,伴著酒意沉沉入眠。「雨疏風驟」四字可知暮春時節,風吹的急,雨卻稀疏零落,恰當的表露暮春時節引人酣睡的睏意。再者,「濃睡不消殘酒」寫出詞人狀態,早晨渾沌之際,酒意未退,初醒而慵懶的睏意,引出了昨日因酒酣眠時,念及錯落雨滴的關注。藉由室外景色的關切,一轉進入室內,帶出心中愁緒與情景交融的渲染之情。
詞人醒來後,心中愁緒如隔於胸,於是「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從濃睡到殘酒,寫出了詞人的心情轉變,著急詢問「卷簾人」,卻不說明「所問何事」?僅是回答「海棠依舊」,可見詞人的惜花之情。作者明知海棠嬌貴,可能不敵整晚的風雨,卻仍不死心,但又不敢親眼目睹落紅滿地,於是急切的問園中景色。她以「試」字表露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緊張之情,卻殊不知滿心矛盾僅落得「依舊」二字。詞人滿是意外,海棠怎麼禁得起風雨摧殘,必定凋零滿目,如何可能「依舊」呢?然而,侍兒卻漫不經心的回應,全然不了解詞人的矛盾與用心。
最末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呈現詞人心境上的峰迴路轉,既是對侍兒的反問,亦是對自我的確認。以你應該知道滿園如今應該是「綠葉勝過紅花」,來感嘆海棠雖好,但風雨畢竟無情,不可能常開;正如人事,圓滿畢竟美好,但敵不過現實的乖隔,終有消散之際。從無可奈何的惜花之情,過渡到莫可指摘的人生處境,強調再美的際遇也有煙消雲散的一天,呈現詞人最終欲強化的情感。
你是否也有面對時光流逝的嘆息呢?是否也曾有某種情感不足為外人道呢?透過李清照的手法,是否也能更明白其用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