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潛山市水吼鎮黃龕村地處世界地質公園。圖/霍建明
安徽潛山市水吼鎮黃龕村地處世界地質公園。圖/霍建明
文/霍建明
安徽潛山市水吼鎮黃龕村地處世界地質公園、大陸5A級景區天柱山西麓,境內山青水秀、環境優美。該村先後獲得大陸人居環境範例獎、「安徽最具活力之美好鄉村」、「安慶最美鄉村」等殊榮。
不久前,在一次攝影休息吃中飯時,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村主任問我:「你可知道村子裡的古樟樹?」我搖搖頭老老實實回答:「不知道。」沒想到飯後,他居然騎摩托車帶我去采風了!
雖然是深秋季節,但正午溫度還是很高,沿途正在拓寬旅遊通道,使得我們忽而在車上顛簸,忽而在高低不平的石頭上艱難行走,兩人的額頭上都流出了汗。半個小時後,終於來到距城區約二十七公里的夾石組。
剛剛踏入夾石地界,就發現一排竹園的左側有一棵高大的樟樹,村主任介紹,這棵在黃龕村排名第一的樟樹,估計於明末時期栽種,因為不遠處幾十間古民居就是那年代建築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了。我們圍著大樹觀察,樹的胸圍六公尺左右,高至少三十五公尺以上,占據的面積約兩個籃球場。為確保樹根不受影響,樹的三面都用密密麻麻的大小鵝卵石砌成了護坡,以防下雨水土流失。
我從不同角度為古樟樹拍了多張照片,看到樹下有一個古樸石桌子,周邊放有簡陋的石頭應該是作為凳子用的,這裡是夏天納涼的好地方。
主任帶我去拍古民居,這裡的古民居保存完好,大門框帶花邊圖案是石頭雕鑿,大門的材料是厚而板結的實木,門上屋頂蓋有多層小瓦,瓦中間好像還有一個臥著的石雕避邪吉祥動物。大門與正屋之間有淌水溝,都是用大長石條砌得非常牢固,石條的正面已被歲月磨光滑了。太陽光線可射進大門,門左側貼著的大紅「福」字,雖然有點褪色,但依舊喜洋洋、富態心境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