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運輸趕不上人口、所得成長 新興國大城 陷交通惡夢

編譯 徐恆淑 |2018.12.08
1559觀看次
字級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編譯/徐恆淑

覺得紐約倫敦交通很糟?去看看雅加達跟重慶吧。據車用導航系統大廠TomTom的資料,全球最壅塞的都市幾乎都在新興市場,塞車程度前15名的都市只有洛杉磯位於富裕國家。

達卡、德里、喀拉蚩等南亞幾個交通極為堵塞的都市,甚至還未被列入這份排行榜,隨著人口成長、所得提高,交通網絡繃到極限,問題只會更嚴重。

新興經濟體許多都市的道路接近癱瘓。美、法、俄、巴西每公里道路有40輛車,但伊朗、泰國、越南及印尼每公里平均有200輛以上。德黑蘭、曼谷、胡志明市、雅加達的塞車更堪稱傳奇。

兩項因素讓這些大都市尚能勉強應付交通問題。第一,貧窮地區有車的人不多,孟加拉每千人僅13人有車,奈及利亞30人,巴基斯坦44人;多數富裕國家則達500人以上。第二,低收入地區人們擁有的第一輛車通常是機車,比客車所占空間少。然而當國民所得提升,擁車人數也會增加。泰國、越南、印尼人平均擁車數幾乎與英國相當。

兩輪車也需要道路空間以防相撞,行進中的機車所需空間約為汽車的一半。再加上機車廢氣汙染空氣,雅加達與馬尼拉部分地區已禁行機車,河內市計畫2030年前全面禁行機車。

抑制車流的方法之一是限制車輛使用。馬尼拉、墨西哥市、波哥大、北京均實施道路空間分配計畫,規定某些車輛特定日子不得上路。倫敦則對進入市中心的車輛收費。

限車的另一做法是擁車須經特許,對定量行照配額進行拍賣或抽籤,新加坡率先於1990年代實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貴陽等中國大陸城市之後也跟進。

近年還有更多自由市場的交通解決方法,即共乘和自駕車。Uber與Lyft叫車服務可能鼓勵一些人不買車,但也吸引一些大眾運輸乘客。不過對於新興城市機車、小販、行人、嘟嘟車、牲畜爭道,雜沓且瞬息萬變的路況來說,自駕車科技還派不上用場。

最有效的長期解決方案是拓展大眾運輸,以地鐵及鐵路網疏解交通。中國捷運系統本世紀以驚人速度拓展,印度亦步亦趨追趕中。

要說哪個城市最有能力因應快速成長的都市人口運輸需求,非北京莫屬。北京是世界所見最有魄力的基礎建設開發典範之都。然而,儘管分配道路空間、實施車輛配額、擁有承載量比紐約及倫敦地鐵人數相加還多的嶄新地鐵系統,以及長期管控居民人數的戶籍制度,北京使出渾身解數依然顯得左支右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