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聯社
編譯 徐恆淑
由於醫學進步、人類壽命延長,加上生活型態改變,近年來都市地區人口爆炸問題尤其嚴重,帶來糧食、資源、住屋不足的隱憂。這些問題非一時半刻便能解決,但日漸興盛的「智慧城市」或有幾招因應之道,可以降低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智慧城市對市民的意義」,物聯網可望提升無數人的生活品質,即便是生活在擁擠地區的人也同樣受惠。
研究指出,連網城市交通打結的問題可望減輕,醫院因為病患太多而無法提供妥善照顧的情況也會比較緩和。研究另外顯示,網際網路可以提高生產力,讓每個市民每年可以節省21小時。
社區愈來愈擁擠,交通量就會增加,處理起來也愈來愈困難。智慧城市想解決人口爆增的問題,方法之一就是提供市民永續的選擇,讓每個人去到他們得去的地方,譬如電動機車就是一例。在舊金山,一半以上的市民外出都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或騎單車和步行。
如果偵測器和攝影機可以立即提供資訊,讓都市計畫人員知道在一天當中某一時段哪個十字路口交通最繁忙,他們該如何調整巴士路線,讓運輸功能最有效率,以及哪些地區人流最多等等,這時連網科技都可派上用場。
「澳洲試驗研究」指出,目前已有各種偵測設備,可以測出汽車駕駛人必須等多久的紅綠燈,等待的車龍到底有多長等等。此一研究的第二階段工作,就是要評估相同的科技是否可用來控制自駕車。
智慧城市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首先,可避免浪費資源。在印度海德拉巴,裝有水表的公寓比沒裝的,每個月可以節省35%的用水。另外,連網科技只要追蹤食物的生產和分配,也可以減少食物的浪費。譬如農民可以使用偵測設備監看土壤情況、水位、蟲害等,讓他們有時間防患未然。
食物收成後可能有40%會浪費掉。如果智慧城市所有的超市都裝有偵測設備,針對最受歡迎的食品進行偵測,就可能更精準地調整進貨量。這種做法對某些容易腐壞,或有季節性需求高峰期的商品尤其管用。
再者,可減輕人口擁擠帶來的居住問題。許多智慧城市已規畫建築物必須裝設太陽能板和其他綠能相關設備,旨在節省能源成本。還有一些建築具備多種用途,讓人們可以同時在裡面居住和工作,避免為了上班而在路上奔波。
如果都市計畫人員使用大數據平台和連網科技,他們還能隨時掌握市民遷入或遷出的資訊。人口爆炸問題對人們的影響有許多層面,這意味沒有任何一個解決方案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
一些傳統的方案,譬如讓更多人接受有關節育的教育或取得節育用具,能將人口爆增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不致惡化,而智慧城市則透過物聯網的科技,可以協助有效的管理人口激增的狀況。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科技〉周刊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