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空洞 是生命透光的出口

文/施佩君 |2018.10.21
5451觀看次
字級
繪圖/安娜.耶拿絲(Anna Llenas),圖/維京國際提供
圖/維京國際提供
圖/維京國際提供
圖/維京國際提供

文/施佩君

初讀《我的心破了一個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個口香糖廣告,女明星要與黏牙的甜食──甜甜圈分手,被咬了一口的草莓口味甜甜圈伸手穿過自己的身體,洩氣的說:「我的心,破了一個洞。」

洞在甜甜圈身上是可愛的,洞出現在小女孩的心上呢?胡莉亞的心破了一個洞,就是繪本封面上那個低頭微笑的女孩,小小的身體裡有一個大大的洞。特殊挖空設計將洞真實呈現,我們看得見那個洞,摸得到那個洞,並且被引起好奇。這個洞是個陷阱?是個缺憾?抑或是通往奇幻世界如《愛麗絲夢遊奇境》裡的兔子洞?

小女孩的心又為什麼會破了一個洞呢?作者安娜.耶拿絲什麼也沒說,只有兩行文字交代:「突然有一天,這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個大洞。」畫面裡是崩壞的屋舍。從「胡莉亞和其他女孩一樣,幸福快樂的生活著」到「一切都消失」,只是一個翻頁的動作。我們揣想小女孩的各種遭遇,她受到創傷?她失去摰愛?她飽經憂患?我們得先知道問題才能想怎麼解決,不是嗎?下一個翻頁,是洞的特寫,我們的視線可以穿過胡莉亞的身體,看到背後的街景。中文有個詞可以傳神的解釋這畫面──洞視。作者要我們洞視什麼?

面對空虛感與虛無感

我想起人生某種時刻突然襲來的一種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有些事情就是不對勁,卻無以名之,做什麼好像都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一種自己也搞不懂卻真實感受著的情緒,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頓時我明白了,心破洞的理由百百種,有些顯而可見,有些隱晦難知,有些甚至可以回溯至很久之前。安娜.耶拿絲要處理的不是情緒的因果,而是當下我們要面對洞所充滿的空虛感、虛無感,該如何是好?

為了說明白點,安娜進一步將這種感覺具體化:冷風會颼颼吹過(孤單),怪物會從洞裡冒出(恐懼),甚至會吸進一些東西(焦慮、不安);接著,胡莉亞試著填補、試著掩蓋,試圖尋找一個合適的塞子……這幾頁的圖畫說著胡莉亞的努力,其中有些事情你我可能都做過:大吃大喝、瘋狂購物、追求愛情、豢養寵物、用虛擬世界的聲光麻痺自己,甚至接觸危險。

然而,這些外在的、物質的、帶來強烈感受的事物,非但無法填補空虛,反而愈顯洞的巨大。終於胡莉亞無力招架,頹然放棄。翻至這一個跨頁的空白,彷彿是一個萬念俱灰的靜止。

之後,胡莉亞倒下,哭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承認、接受空虛感,同時為這一切悲傷。 如此一來,她才能找到療癒的正確方向:向內看。

中文很有趣,「空虛」,什麼都沒有了,可是轉個方向,「虛空」,卻含藏萬有。胡莉亞向外追求,什麼也沒有得到,從裡面找,卻找到一個奇妙世界,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向內看、從裡面找,在心理學稱「自我覺察」,是深度認識自己,覺察自己的內在情緒,進而接納並做出改變。佛法則說得更透徹,心外求法,無法可求,因為「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時時調心轉念,觀照自他,心上的洞便不是破,而是「洞澈裡邊,也照見外邊,紅葉飄落滿天」。

幸好洞沒有完全消失

安娜.耶拿絲用簡單的圖畫與文字精確表達空虛感的複雜面貌,對於正沉浸於空虛感的人來說,是一種同理與接納。她用實物拼貼產生的立體感,讓我們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情緒在心上的重量;而隨興如兒童塗鴉般的線條,將情緒的起伏跳動轉化成可愛的節奏;豐富的色彩更與情緒變化相呼應,時而強烈時而空白,最終則留下彩色的希望。

我喜歡繪本的結尾:「幸好洞沒有完全消失」,安娜畫了三把鑰匙,暗示胡莉亞擁有自由進出內心世界的能力;也在最後一頁讓樹苗穿過洞往下紮根,往上冒芽,內外合為一體。洞已然成為胡莉亞的一部分,但不再是空虛的象徵,而是生命透光的出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