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事】嘉義作家之屋 文/吳鈞堯 |2018.10.03 語音朗讀 34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嘉義曾因為大火延燒不少木製建築,「作家之屋」揭碑,在木製小屋中留存生活古意。圖╱吳鈞堯廚師小為出錢出力認養「作家之屋」,疼惜老建築給予新生命。圖/吳鈞堯 本文作家吳鈞堯是嘉義「作家之屋」第一位入住作家。圖/吳鈞堯 文/吳鈞堯 很久沒看見這樣的洗手台了。碎石子磨成糯米般大小,紅的與綠的都圓、藍的和青的都滿,好像非常熱衷當一個洗手台,姿勢往下,堆擠得非常熱鬧。這在嘉義「作家之屋」,國華街上,對面是民宅與一間廟,它的左鄰右舍都一樣低矮,兩樓或三樓,很舊的屋宅前,栽有幾個盆栽搶青,我每次走進,都彷彿聽到它們說,「房子啊,千萬不要長太高。」 比高、比新,都無法更靠近天,都忘了去比,誰離地更近。 「作家之屋」在二○一七年深秋揭牌,我很惶恐成為它的第一個房客。嘉義市的腹地是阿里山的廣大林區,日據時期,成為木材最大交易地,嘉義人就地取材,蓋了不少木造房屋,一度古色古香,猶如昔時長安、洛陽,不幸遭火燹折損嚴重。沒料到,時代是更大的破壞者,每次搭作家顧德莎的便車,常聽她說哪棟老宅又被拆了。搭顧德莎的車,是一趟時間逆旅,述說街廓在她高中時的模樣,她的上學路很不專心,邊走邊瞧每戶人家悉心經營的庭院。有時候主人外出,大門關上了,顧德莎踮起腳尖,還是能見庭院裡的松柏。她沒料到,整個街廓都會被關上了。 時間是殘酷的掌門人,木造房子趕不上時代需求,水泥跟鋼筋來了、磚頭與瓷磚來了;殘酷的不是時間,而是人,總在實用圈裡打轉,時刻以效益掛帥。「還好啊,有些老房子在地方人士的呼籲下,完整保留了。」 顧德莎邊說,我邊想起南投的朋友王先後、張雯晶夫妻,他們在「九族文化村」隔壁蓋了「晶園」渡假村,裡頭有數十棟檜木別墅;我還想起在嘉義街頭賣土窯雞的彪哥,他們對木頭香、烤雞香,都堅持且有毅力。德莎的敘述如數家珍,對我依然迂迴。我是容易迷路的人,在自己的記憶如此,在別人的敘述裡更是了。 小為廚師是「作家之屋」的主人,初次見她時,是我在嘉義市的一場演講中。她是廚師,但不在廚房,而在講台下時,常靦腆微笑。她坐在我正對面,我每說完一小段,眼神回到講稿上,都會看見她。會後她與我寒暄,我一眼就認出她是誰。 小為跟我說,「酒都準備好了。」威士忌、紅酒、啤酒,甚至調酒,一應俱全。我們計畫演講後聚會,天雨,坐路邊攤雖也愜意,雨打潮溼還是不便,德莎臨時起意,叫外賣到小為的餐廳。我想起酒之陳列,縱然不飲也是好風景,忍住嘴角笑意。小為沒有下廚,但幫每一道餐擺盤,蒸魚以長盤綴以綠葉、紅燒排骨邊撒了菊花小碎,不知道從哪裡變出來的玫瑰花瓣與青菜成為美的對視,「快炒」若是鄉野,透過小為點化變成「傳奇」。我們調侃她,乾脆不要自己下廚,直接叫外賣加工擺飾。 那天吃飯,我們配酒、配茶,也配一則新聞。小為是事主。幾年前,一位老饕在數次猶豫後,決定就算是「冒犯」也得一問,「你是不是有位姊姊或妹妹,也在當廚師啊?」小為搖頭。她是爸媽的獨生女。「可是,太像了。」非常像的廚師,分隔南北,「太像了」成為慫恿,兩位廚師相見了,也相認了。 小為原生家庭窮困,父母無力負擔雙胞胎照養,分別過繼他人。小為不知魏晉,遑論南北朝,與父母不親向為隱痛,這才找到緣由;姊姊倒是知道有一個妹妹,但天涯海角,人與人遇,未必柳暗花明見親妹。「新聞」,通常腦海待不久,因為有更「新」的事情要來,但我竟然記得,我揚聲說,輸入關鍵字「雙胞胎廚師」能見姊妹倆相擁照片。她們笑得開心,也肯定笑得滿臉淚水。 小為的餐廳叫做「這裡」。那晚,我們在「這裡」吃「外賣」,聽了一個帶點「八卦」味的故事,它卻真真實實,不只是擺盤與綴飾;那晚,也是我第一回聽聞「作家之屋」。隔天,參觀籌備中的「作家之屋」,它的門前掛著「冰醬營」三個字。小為曾依此營業,自製鳳梨醬賣冰。「冰醬營」還有許多個「前身」,小為租下此地,免費讓與年輕人進駐創業。屋宅閒置以後,小為接受顧德莎建議,改制為「作家之屋」,讓作家留宿,用文字、畫畫等形式,看嘉義之美。 它留有「冰醬營」時期的剉冰機,吧檯饒有學問,紅酒杯倒掛牆面,黃銅精製的調酒器擦得晶亮。樓上貼著老電影海報,《羅馬假期》的費雯麗、台語片的《白賊七》。幾個月後,床擺好、沙發買齊,我蓋上純白色的被褥,恍然復恍然,怎麼成為「作家之屋」的第一個房客了? 自然想起搶救老屋的小為,中年後返鄉的顧德莎,可能還有小為跟我說,酒都準備好了時,我隱忍的笑意,而她,需要有人分享她的好酒以及善意。所以我的接受就跟她的給予一樣慷慨?這正是我的惶恐、我的慚愧。 睡前我巡了一回屋子,門關好、水龍頭端旋緊了,關掉一樓的燈之前,我注意到洗手台。 碎石子般的花開得熱鬧。上回見它,該在國小時期了,當年它不是一個風景,而今猶如街廓,念念難忘了。♣ 前一篇文章 【親情的溫度】不說話的爸爸 下一篇文章 【詩】雨季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阡陌之時】 咖啡漩渦嫁牛【阡陌之時】 咖啡戀愛幫【阡陌之時】 說門神【台灣小事】 郵政寶寶【台灣小事】 太武山與毋忘在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