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廳舍由三棟建築構成。圖/楊明珠
東京都廳舍的展望室位於第一本廳舍四十五樓,可免費參觀。圖/楊明珠
文/楊明珠
一九九一年竣工的東京都廳舍從施工到完工,都是在東京都知事鈴木俊一任內,當時正值日本泡沫經濟極盛期,東京都政府投入大量稅金,蓋出這當時日本第一高的大樓,被譏為「泡沫塔」、「稅金塔」。
東京都廳舍是建築大師丹下健三後期的代表作之一,屬後現代建築。第一本廳舍被認為是採巴黎聖母院(NotreDame)的雙塔設計。在參與競圖階段,幾乎每個建築設計事務所都提出普通的高樓建築設計方案,只有丹下提出頗富象徵性的設計方案。有關雙塔型態的設計,丹下曾在帝國飯店的便條紙上素描,開始構思普遍性、象徵性的問題。
東京都廳舍由第一本廳舍(地上四十八層、地下三層,高二百四十三公尺)、第二本廳舍(地上三十四層、地下三層,高一百六十三尺)及一旁的東京都議會議事堂(地上七層、地下一,高四十一公尺)構成。
第一本廳舍完工時高度超越東京都池袋的陽光大樓六十(Sunshine 60,二百三十九點七公尺高),成為日本最高建築物,後來東京鄰縣神奈川縣的橫濱市建造橫濱地標塔(Landmark Tower,一九九三年完工,二百九十六公尺高)、東京六本木的東京中城(二○○七年完工,二百四十八公尺高)都超越了它。
東京都廳舍融合了現代與傳統的設計元素,廳舍內天井照明具電腦電路板的意象,建築牆壁則是採日本傳統町家(在京都,町家是指一九五○年之前以傳統的木造軸組工法建造、具有店鋪的木屋)風格設計。
東京都廳第一本廳舍大樓外牆上看似窗戶造型的部分,具有傳統建築町家的格子。據說這設計概念是引用了大阪府富農吉村豪宅,天井是細長格子狀圖案。吉村豪宅已成文化古蹟。
東京都廳舍於一九八八年四月起造,一九九○年十二完工,一九九 一年正式啟用。建設費一千五百六十九億日圓(約新台幣四百三十七億元),建築物一年的維修管理費約四十億日圓。
因建築宏偉,曾被譏笑極盡奢華,花大把大把市民納稅錢,但現在已成東京知名景點,展望室遊客絡繹不絕,也設有外籍導覽員。天氣晴朗時,遊客可遠眺富士山。夜晚時,東京都廳舍施以光雕,氣氛浪漫。
展望室位於第一本廳舍四十五樓,分南、北展望室,遊客從一樓搭直達電梯上去,參觀免費。展望室設有餐飲店、商品販賣店、特展空間等。七月初西日本受到豪雨重創,商品販賣店特別推出「一起挺西日本吧」的活動,販售西日本地區的特產。
第一本廳舍內內還有書店、旅遊資訊服務室,有的空間拿來做為支援地方自治體使用。譬如八月三日就設有支援福島重建的物產展,販售福島水蜜桃、番茄等農產品,展現東京這個老大哥協助兄弟重建的誠意。
東京都廳知事目前由小池百合子擔任,旗下一般行政職員約一萬二千八百零七人,如果包括消防單位、公營企業、行政委員會、學校教職員、警員等在內,職員共十六萬五千人,組織相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