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瑪利亞觀音 文/林一平 |2018.09.18 語音朗讀 70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觀音陶瓷座像 圖/林一平 東禪寺的美麗花園 圖/林一平 拿撒勒的聖母聖嬰像壁畫 圖/林一平 圖四:作者素描聖母壁畫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2018年7月,我來到馬來西亞雪蘭莪(Selangor)的佛光山東禪寺(圖一),有航法師為我導覽該寺院內外及佛光緣美術館。寺中有一座觀世音菩薩陶瓷坐像,面部豐潤,神情安詳,自在莊嚴,讓我流連不已(圖二)。 我遊歷世界,發現到處可見以觀世音菩薩為主題的藝術作品。而觀音的形象也常常和其他宗教的聖母融合。 2016年11月我到澳門媽閣廟參拜,該廟建於1488年,是第一批葡萄牙人上岸的地方。葡萄牙人上岸後問當地人,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本地人誤以為在詢問廟宇的名稱,答說「媽閣」,於是MACAU就成了澳門的葡文名稱了。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顧名思義主要奉祀媽祖,但媽祖的虎邊卻供奉著韋馱,相當有趣。一般而言,護法韋馱應隨侍於觀音菩薩,媽祖屬於道教,卻也見到韋馱,頗有將媽祖和觀音形象融合的意味。台灣在日據時代前多信仰道教媽祖,1896年日本人來後要求台灣人改信佛教或神道。有說台灣人不忍離棄媽祖,於是道教移情媽祖於觀音,拜觀音時,也等同於拜了媽祖。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於日本。1549年天主教傳到日本,頗不少信徒。豐臣秀吉在1587年下令驅逐外國伴天連(Padre,神父之意);江戶時代的德川幕府頒布禁教令,強迫天主教徒放棄信仰。 1626年,長崎在交通衢道廣設刻有瑪利亞的板子,要求人民踩踏,違者施以酷刑,是所謂的「踏繪」制度。被迫改變信仰的天主教徒相當苦惱。據說有一位神父夢見了觀世音菩薩,告訴他可以把瑪利亞的塑像當成觀世音菩薩,祈禱時,以塑像為聖母,如果被懷疑是天主教徒,被迫踐踏聖像時,則以其為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博愛異教徒,犧牲自我形象,真是普度眾生啊。這些被當作聖母瑪利亞的觀音像,胸前雕刻著十字架,稱作瑪利亞觀音(Maria Kannon)。 我在日本看到白瓷或青瓷的瑪利亞觀音像,名為「子安觀音」,很像中國的送子觀音,影射聖母瑪利亞懷抱著耶穌基督,在德川時代大量出現。 送子觀音在北宋時期已有,到了明清兩代,更普及於民間。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中國化的聖母子像應運而生,以送子觀音的形象,融入中國社會。當時的中國人看到「聖母抱子像」就當作「送子觀音」。明末姜紹聞在《無聲詩史》中說:「利瑪竇攜來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嬰兒,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踽踽欲動,端莊娟秀。」 我曾到以色列參觀義大利建築師梅斯奧(Giovanni Muzio) 在拿撒勒(Nazareth)舊城廣場重建的天使報喜大教堂(Church of Annunciation)。傳說這裡是瑪利亞的故居,天使加百列在這裡向她報喜訊,說:「妳將要由聖靈感孕生子,名叫耶穌」(路1:26-35)。教堂建築分兩層,下層地穴保存了古教堂的「聖穴」,上層為該城的天主教區教堂。教堂內的中堂陳設了由全球各地天主教堂捐贈的聖母與聖子馬賽克壁畫。特別一提,中國版本的聖母像是楊柳青年畫的送子觀音造型。 前一篇文章 【城市風景】松鼠 下一篇文章 【人間回眸】再遇見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遇見荷】 平安抵達《中國人的音樂》 ──來自生命深刻觸動的文化書寫【美好時光】 採我園中蔬【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閃文集】暗戀桃花源與櫻桃園【閃文集】音符中的深情告白【閃文集】昨天過後【閃文集】無限延伸的波點【閃文集】 臺灣的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