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我生長在農家,我們家在立春的前後開始插秧灌溉,到端午節前後稻子收割。接著為了讓田地休息,也因炎夏植物易長蟲不好照顧,加上天氣太熱又是颱風季節,大約有兩個月田裡是空著的,大人們只好休息。
立秋過後,天氣由炎熱漸漸轉成微涼,這樣的天氣最適合一般農作生長。父親還在時,家裡會種下紅豆、蘿蔔、番茄、高麗菜等一些短期作物。每天一家人都忙著下田,小孩子負責配菜苗,大人忙著種植和澆水。當菜苗慢慢成長時,又要拔草添土,只希望把菜兒照顧得好。
晚秋時節,家裡開始採收這些蔬果,此時每天放學回家,就要到田裡幫忙拔菜、摘番茄、拔紅豆,然後交給中盤商,讓家裡多一份收入貼補家用。
雖然,每天要上學又要下田很辛苦,但我們這些小蘿蔔頭,也會苦中作樂。傍晚從田裡回家時就坐在牛背上,兩隻腳晃呀晃的,嘴裡唱著〈夕陽伴我歸〉,那分自在和快樂,是都市孩子享受不到的。
我一直很喜歡秋天,它少了酷熱,卻多了寧靜祥和。很懷念在秋夜裡,一家圍在明月下,邊挑菜邊聊天的情景。它既溫馨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