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關英國第一家牙齒細胞銀行儲存乳齒幹細胞,待孩子得了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乙型糖尿病、脊椎受傷,及癌症和心臟病,這些幹細胞可救命,國內醫界及業者有不同的看法。
台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牙科部主任趙文認為,若有一天技術真成熟到可以培養出牙齒,再拔下健康的牙齒在體外培養,比現在就存脫落的乳牙更有意義。
亞洲第一基因細胞公司總經理何柏羲強調,從牙根、牙髓、牙齦都有幹細胞,臨床上已有牙周病鬆動病患,將牙齒取下,抽取牙齦與牙根的幹細胞,在體外培養三個月再把牙齒補回去,修補鬆動的牙齒。
長期研究幹細胞的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明義指出,不論是臍帶血、骨髓、牙齒幹細胞,都是已分化過的原始細胞,效用可能不如胚胎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