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謝爾雷特女郎 文/林一平 |2018.08.28 語音朗讀 26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爾雷特 圖/林一平 法國女孩 圖/林一平 迪士尼在法國服役時的漫畫 圖/林一平 迪士尼早期漫畫有爾雷特女郎的影子 圖/林一平 芭杜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我來到巴黎,觀察到這個城市的獨特,不只是建築,更感受到巴黎女郎的獨特韻味。這或許和我小時候看巴黎現代女性畫家謝爾雷特(Jules Chéret;1836-1932;圖一) 的作品,而有先入為主的印象。 謝爾雷特於1890年代在巴黎製作許多以女性為主,神情快樂、高雅生動的海報。這些海報女郎號稱「謝爾雷特女郎」(Cherettes)。Cherettes解放了巴黎的女性,流行穿著低胸上衣,並在公共場所抽菸。當時的一個作家說:「It is difficult to conceive of Paris without its 'Cheréts'(sic). 」 Cherettes解放的巴黎女性,有哪一位讓我印象深刻?我心目中的女性是被譽為1950年代及1960年代的性感象徵芭杜(Brigitte Anne-Marie Bardot;b. 1934;圖二。)1952年,她演出首部電影《穿比基尼的姑娘》(The Girl in the Bikini),奠定性感女神的地位,也使得比基尼迅速流行。她的特殊眼部化妝號稱「貓眼」,為當年全球女性爭相模仿。我認為芭杜是Cherettes 的2.0版。 比起謝爾雷特或芭杜時代,今日的法國女性,更加時髦。我來巴黎前剛訪問過立陶宛,覺得立、法這兩個國家的女孩都很美。立陶宛女孩較純樸,而法國女孩較摩登。尤其法國女性以抽菸為時尚,是受到Cherettes的影響,這種行徑則很少發生在立陶宛女孩身上。我在巴黎路上看到法國女孩,素描畫出如圖三。 謝爾雷特的偉大,將法國女孩與藝術結合,讓我感受到巴黎獨特的藝術風格。西班牙小說家薩豐(Carlos Ruiz Zafón;b. 1964)寫了一本很暢銷的小說《風之影》(La Sombra Del viento),當中有一句描述巴黎的句子:「Paris is the only city in the world where starving to death is still considered an art (巴黎是唯一在那裡餓死仍被認為是一種藝術的城市)。」餓死都被認為是一種藝術,更何況有韻味的法國女孩。 然對我而言,法國的藝術和謝爾雷特女郎是不可分割的。 巴黎這個「正港」藝術之都,影響許多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有趣的例子是迪士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紅十字救護隊招募自願軍,年輕的迪士尼(Walt Disney;1901-1966)謊報年紀,於1917年加入紅十字救護隊。服役期間他在法國擔任救護車的駕駛,閒來沒事消磨時間,養成抽菸的壞習慣,也在他的救護車上塗鴉漫畫,畫得到處都是。他曾駐紮在巴黎,離羅浮宮不遠之處。法國充滿藝術氣息的環境開闊了年輕迪士尼的眼界,也影響其漫畫風格。圖四是他在巴黎時的自畫像,圖五是他畫的女郎,顯然有謝爾雷特女郎的影子。 前一篇文章 【7-8月主題 ──夏日】含苞 下一篇文章 脫在夢後的鞋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閃文集】 貓咪——就是個鬧鐘【詩】 臺中車站紀事【父母親的話】 母親 是我的啟蒙老師【時食有味】 吃豆皇帝大【遇見荷】 平安抵達《中國人的音樂》 ──來自生命深刻觸動的文化書寫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 貓咪——就是個鬧鐘【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閃文集】暗戀桃花源與櫻桃園【閃文集】音符中的深情告白【閃文集】昨天過後【閃文集】無限延伸的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