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眼睛能識別約六十多種顏色,那麼動物的感色能力如何呢?科學家經研究證實,大多數哺乳動物是色盲,如牛、羊、馬、狗、貓等,幾乎不會分辨顏色,牠們眼睛裡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
鬥牛士用紅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戰,並不是紅色激怒了牠,而是因為斗篷在公牛眼前不斷搖晃,使牠受到煩擾而發怒。
鳥類則不然。除了某些過慣了夜生活的鳥類,如貓頭鷹等,因為視網膜中沒有錐狀細胞,無法認色以外,許多飛禽都有色的感覺。鳥在高空飛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顏色會幫助牠們判斷距離和形狀。鳥類的辨色能力,也有利於牠們尋找配偶。
多數水生動物都具有辨色能力。鱸魚能感知顏色,生物學家用染成紅色的幼蟲餵牠們,待其習慣後,改用紅色羊毛餵牠們,鱸魚竟然照吃不誤;龍蝦、小蝦以及爬行動物裡的甲魚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覺。
昆蟲雖然屬低等動物,但是辨色能力比哺乳動物強;蜻蜓對色的視覺最佳,其次是蝴蝶和飛蛾;蒼蠅和蚊子也能看見顏色,家蠅最討厭藍色,因而不願接近藍色的門窗、帳幔;蜜蜂生活在萬紫千紅的花叢中,卻是紅色盲,紅色和黑色在蜜蜂眼裡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