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像是溫室花朵,不耐寒熱。冬來,就想盡辦法驅寒取暖;夏至,則花招百變尋求消暑妙方。
有一僧人問洞山禪師:「寒暑來時,如何躲避?」
圖/珍琇
一般人像是溫室花朵,不耐寒熱。冬來,就想盡辦法驅寒取暖;夏至,則花招百變尋求消暑妙方。
有一僧人問洞山禪師:「寒暑來時,如何躲避?」
圖/珍琇
文/珍琇
一般人像是溫室花朵,不耐寒熱。冬來,就想盡辦法驅寒取暖;夏至,則花招百變尋求消暑妙方。
有一僧人問洞山禪師:「寒暑來時,如何躲避?」
洞山禪師答說:「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僧再問:「如何是無寒暑處?」
洞山禪師回答得妙:「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
意思是說,哪裡真有一個不冷不熱的地方,要緊的是,寒冷時用寒冷來鍛鍊自己,熱惱時用熱惱來淬礪自己,那就是不冷不熱的地方。
迎合今年生肖,好友送來一盆代表「狗汪汪」的鳳梨花──台語「旺來花」。
朋友說「很好照顧的,愈熱愈開花」。這句話一直在腦海迴盪,令我百思不解,因為有些花卉,就像嬌嫩的少女,也深怕被烈日炙烤而晒黑灼傷。
還沒驗證鳳梨花是否真是愈熱愈開花,倒先聯想到冰雪中的傲骨──愈冷愈開花的梅花。黃檗禪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格言詩偈,就是以迎霜獨放的梅花,激勵人們在困難中堅忍挺進。
愈熱愈開花的鳳梨花,是否也有些鼓舞人心的禪機呢?真是一個難得的夏日課題。
為了親身驗證鳳梨花愈熱愈開花,我不畏炎熱,在高溫烘烤般的陽台,細心照顧觀察……
這盆鳳梨花,植株叢生,色澤亮綠、堅而長的革質葉片,以幅射狀排列成向外擴展的蓮座狀。照護的重點,是要澆水在中間葉片圍成的葉杯中,這就像我們聽聞道理要能將法水入心,莫要如耳邊風的漫不經心。
臨近花期,中心部分的托葉逐漸由綠轉紅,形成如花朵般脫穎而出,像是終於修道證果──「我是佛」,當下承擔整盆鳳梨花觀賞價值的重責大任。在葉片簇群中顯露的鮮白瓶狀,才是真正的花穗,有著含蓄的美感。彷彿塗了蠟質的花與葉,顯現軟中帶硬的光澤質地,剛柔並濟的協調性油然而生。
鳳梨花愈熱愈開花,我是否也愈熱愈開發出來自己的禪心佛性?自不量力地模擬禪語詩句,寫下「不經一番熱透心,焉得綠葉亮眼紅」。
當毛孔遍開、香汗淋漓、熱氣自然全消,正可細細體會溽暑中的寂靜清涼;也只有在心靜之時,才能感受到生命應該如花綻放,嶄露熱情旺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