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與我

南風/台北市台灣大學 |2018.06.22
1458觀看次
字級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家中的角色便是嚴父慈母的分配。小時候犯了錯,或挨打或挨罵,免不了受到父親一頓藤鞭的伺候,再接著便是到神桌旁罰站拉著耳朵。圖/River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家中的角色便是嚴父慈母的分配。小時候犯了錯,或挨打或挨罵,免不了受到父親一頓藤鞭的伺候,再接著便是到神桌旁罰站拉著耳朵。圖/River

南風/台北市台灣大學

「我在出境大廳的入口等你了,慢慢來。」

手機提示音響起,將等待過海關、滑手機的我驚醒了一下。簡潔俐落的話語,我卻能從中感受到興奮的喜悅與期待。

「Okay。」

我與父親的對話,從來都這麼簡潔有力。

拖著巨大的行李箱,緩緩走出出境大廳。不管離開了幾個月,南國的空氣依舊那麼溫暖,一景一幕也都那麼令人熟悉。每每回到這裡,我總會擔心在茫茫的接機人群中迷失,但巧的是,幾乎每一次回家,我都能精確的在其中找到來接我的父親,那麼毫不猶豫。肚子略顯圓了,頭髮又白了幾根,黑眼圈又厚了那麼點,除此之外一切都沒變。他不似母親,會將許久不見的女兒擁入懷中歡迎歸來,也不會拉著我說長道短、噓寒問暖,他總是一副自然地接過我手中的行李箱,說聲回來了喔!摸了摸頭,便帶著我往停車場方向走去。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家中的角色便是嚴父慈母的分配。小時候犯了錯,或挨打或挨罵,免不了受到父親一頓藤鞭的伺候,再接著便是到神桌旁罰站拉著耳朵。平常只要稍稍鬆懈,父親就用他銳利的眼神緊盯著我,而我是連吭都不敢吭聲。長大後回想對父親的記憶,似乎只剩下藤鞭與責難的眼神。與父親的關係算不上疏離,但就是沒法像與母親一樣攀談,在我心中,父親彷彿是個高掛在上而不可侵犯的存在。

時間一晃來到了中學,踏入青春期的自己身為女孩,自然與母親更要好些,從學業、感情到為人處事,幾乎無所不談。隨著年紀的漸長,落在身上的藤鞭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耳邊的叨叨絮語,但要求一個處於青春兼些微叛逆的青少年聽進父母的叨念,這談何容易!

中學六年的生涯裡,我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有了理想,也有了奮鬥的目標。依稀記得高三最後幾個月的備考日子裡,我幾乎每天關在書房,廢寢忘食的念書,希望能考到自己想念的大學。那段日子裡,父親時不時會敲門進來,或是催促我吃飯,或是看著一堆寫滿化學符號的書──那對他來說猶如無字天書一般,他提醒我別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記得我只是無意間對父親提議,或許有一台平板會幫助我的學習,隔天父親便興高采烈的抱著一台平板回來給我。縱使他自己也多麼喜愛那台平板,但只要我向他開口要求,他便毫不猶豫的讓給我。那時的我,漸漸體認到父親從小時候高不可攀的威嚴人物,忽然蒼老了許多。

高三畢業那年,我選擇了離家。由於是跟著高中的同學一起搭飛機,因此只有母親隨著遊覽車送我到機場,父親則決定送我們到集合地點便回家。出發的那一天,就在母親和我準備踏上遊覽車的階梯時,父親叫了我過來,一樣是摸了摸我的頭,說:「長大了喔,記得要好好照顧自己。」語畢,我看著父親的臉龐,他從來不在我面前落淚,這一次也不例外,帶著些微的哭腔,我點了點頭說聲好,便踏上了離家的路。

離家在外三年,固定每個禮拜都會打個兩三通電話回家,但多數都是和母親閒聊,父親不是在母親身旁叮囑這叮囑那,便是在偶爾的視訊中刻意出現晃個幾秒;偶爾的偶爾,與父親的對話總是在我撥回家,父親接起來,對話都只剩下功課做了沒?吃飽了沒?或是媽在哪兒等日常閒話。每每說到這,若媽媽在旁聽見了,總是念叨我電腦平板都愛吵著叫父親買給你,回到家裡的零用錢總是二話不說就給你,怎麼不能好好跟父親說說話呢?父親對我自然是極好的,尤其是在我離家的這些年裡。

後來,母親告訴我,在我小時候挨打而咒罵父親的日子裡,他總是叮囑母親好好拿藥酒為我搓揉,順道告訴我自己當時犯下的錯不要再重蹈覆轍。又記得某次回家的時候,偶然拿起小時候的相簿和母親一同翻看,感慨時光飛逝的同時,難得發現一張剛出生不滿一周的我與父親的合照,他頂著顆小平頭,還散發出些許年少輕狂的臉龐中,抱嬰兒的動作略顯生硬。母親告訴我,父親在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都不敢將我抱起,深怕粗手粗腳的自己會弄痛了我,再加上父親不愛拍照的性格,所以嬰兒時期的我幾乎也沒什麼與父親的單獨合照。一直到我離開了家裡,前兩年都尚且湊得到時間與家人在暑假出遊,自那時開始,每當我拉著父親拍照,他也不似從前擺出一副不情願的表情,反而提議全家人的合照。他早已從記憶中的嚴父,變成如今把我寵成公主的和藹模樣,即使那雙銳利的眼睛盯著我還是會直發抖。

「記得要好好照顧自己喔!」

「我知道了,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

半年重複一次的話語,我都能倒背如流了。一個擁抱,一個轉身,背起背包又踏上一個人的路途。每當踏入海關那道玻璃門,便知道又是相隔三千公里的距離,他們總會在玻璃門的那頭看著我過關,母親會朝著我使勁地揮手,而父親只是淡淡地招了招手,示意我趕快去到登機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