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視線轉向內心,你將發現,你心中有一千處尚待感動。 ──梭羅《湖濱散記》
世界上什麼最動人心弦?答案不是愛情。
兒子
人入中年,體態發福,決心開始運動,找出了舊的桌球拍,開始上起桌球課,但是舊拍子握得虎口隱隱作痛,又懶得去買新拍。過兩天,兒子突然為我買了隻新拍子,興致勃勃的說特別請老板幫忙將握把處磨薄,這樣手就不容易痛了。看著兒子絮絮而興奮的說著,我的心乒乒乓乓、乓乓乒乒,喜悅像球,來回激烈的跳躍,這是到現在連功課文具都還是我幫他準備的兒子嗎?
兒子漾著笑說:「這是蝴蝶牌的喔!」兒子,媽媽的心中早已彩蝶斑斕,高三的你蟬蛻塵埃外,媽媽蝶夢水雲鄉。這一隻拍子掀起了好大的蝴蝶效應,每次揮拍的瞬間,輕舞的風都能掀起愛的波濤;拍子揮動,捲起親情的龍捲風。
過幾天,帶兒子回去看外婆,這個塊頭比我還高,有點靦腆的大男孩,告別時竟然親吻了他的外婆,一旁的我心弦琤琮,這種吻,才是生命最純淨的姿態。
原來,最動人心弦的是親情,無私的慈愛與寬容的呵護,才是最美麗圓燦的情思。
大樹
工作上遇到了不如意,帶著一身的落寞回家,讓《我見過一棵大樹》一書伴著我,彷若曙光乍現般,原本憂傷的心境,透過這眨眼間的文字,讓心靈感染著光明與溫暖,更同時傳遞著悲憫與大愛。
陳宏老師身處跼隅的方寸之地,卻能擁有無限遼闊的視野,何以遭逢病魔無情的纏身,不僅沒有絲毫的怨懟,反倒在言語間充滿著過人的慈悲與感恩。相較之下,我這看似擁有寬廣空間的人,其視野是何等的狹隘呀!
那夜,我讀著老師的文字,跟隨著老師那有如飛鳥般的心,如陽光的光明、如天空的寬闊,如雲的自在、如風的溫柔酘酘
那夜,我不僅見到一棵大樹,看見茂林,我更看到一位悠遊林間的人間菩薩。
因為懂愛,所以尊重生命;因為習佛,所以立行菩薩道;因為善念,所以修忍學定;因為善心,所以有容乃大;生命之美,不在於長短,在於愛存人間。
老師置身生死一線,字裡行間生死自如、眼眸深處隨喜隨緣、祥和安身、光明立命,病床就是福地,病房就是樂土。我突然感到汗顏,為著小事就沮喪難過;我也突然明白,世間的榮辱、喜樂、苦樂、得失、又何必縈懷?
於是,我三番兩次的往醫院跑,去親炙那醉人的眼眸,在眼眸深處,我的身心安頓。老師每次都用笑容迎接,如果一位完全不能動彈的人,都能笑得如此自在燦然,我們那有選擇哭泣的權力。
陳老師沒在課堂上教過我,但他是我生命的老師,教我明白生命的圓融自如。
原來,最動人心弦的是有愛,對人間存愛,所以能雨過天青,一輪明月。
青春
依著窗在鏡台前,梳理著秀髮,一樣的鏡台、梳子,眼前所見卻是逐漸褪去的青春,而微弱的光影透過梳子,拖曳著髮絲般的線條,竟像流逝的光陰。
曾經,每個女孩,都是父母捧在手心,呵護的掌上明珠,由黃毛ㄚ頭、清純少女到亭亭玉立,就在那最美、最璀璨的青春年華,經父母的手,親手託付出去,這雙曾被捧在手心的手,而後將與這被託付的手,十指交扣,攜手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相夫教子、持家守德。
有天,悠然的坐在鏡台前,才驀然驚見,自己的青春已隨光陰荏逝,在稀疏的髮絲中驚見流逝的歲月、在白髮蒼然中驚知浮生若夢,不惑與迷惑共舞、皺紋滄桑共一色。
張曼娟於《青春》一書中說著:既然要與青春作別,是這樣困難的事;既然漫漫長途的人生免不了孤獨寂寞,免不了要尋覓永恆的友伴,那麼,就與青春作伴吧!
是呀!難道年齡就等同於青春嗎?每一刻、每個年華不都是當下的「青春」嗎?臉上的刻痕,難道不是成熟韻味的「青春」嗎?難道不是智慧粹練的「青春」嗎?只要能覺得自己青春,妳就擁有青春,有這樣的心情,青春從來沒有離去過,當下的青春,永遠是最美的青春!
原來,最動人心弦的是青春,只要相信,雞皮也可以童顏、鶴髮也可以紅顏,青春不老,在妳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