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有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就是位在婆羅洲北岸、南中國海南岸的汶萊。汶萊非常小,面積僅有五千七百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一百六十四名。人口也很少,二○一五年七月的統計數目是四十一萬七千餘人,全球排名第一百七十五。
可是汶萊出產石油,原油和天然氣是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總產值幾乎占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九十,在東南亞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尼,居第二。汶萊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和新加坡並列為最富有的東南亞國家。
汶萊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其福利制度無國家能敵,包括零稅務、房屋津貼和免費教育及保健,都是終身福利制。
也正因為國家把人民照顧得很好,汶萊人相對上並不算勤勞,加上地處偏遠,對外國投資既無需求也無吸引力。汶萊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全國民眾都能享受到小確幸的國家,並無什麼大型的外資願意前往。
這個現狀近年來已開始悄悄轉變。對東南亞投資不遺餘力的中國大陸並沒有忽視汶萊,再加上汶萊經濟已經連續三年衰退,汶萊多年前也已開始擔心石油、天然氣終將衰竭的問題。
根據汶萊的官方報告,汶萊的失業率為百分之六點九,而非官方數據顯示,青年失業率可能高達百分之十五,主要原因,大多數汶萊人都希望在政府部門、國營企業或石油天然氣領域工作,但這三個領域近年來都受到衰退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博爾基亞國王不但開始逐步削減給予百姓的福利,也亟思將汶萊經濟多元化,積極對外招商引資。
也許大陸看準了這個時機,開始大力進軍汶萊。目前,大陸已成為汶萊的最大外資,單單是恆逸石化公司的首期煉油化工項目,便高達三十四億美元。
金融業方面,美國花旗銀行在汶萊營業四十一年後,於二○一四年退出,香港匯豐銀行在去年撤離。中國銀行則在二○一六年十二月在汶萊設立首家分行。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院的數據,大陸目前在汶萊的投資估計為四十一億美元。相較之下,美國國務院的資料顯示,美國二○一二年在汶萊的投資僅為一億一千六百萬美元。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