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日本核災食品解禁

 |2018.02.01
700觀看次
字級

日本核災食品應否解禁已經爭議多年,蔡總統上台後一直朝解禁的方向努力,主要是著眼於對日關係,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年終記者會上正式表態,認為日本三一一地震至今已近七年,對日本食品管制有必要檢討;次長何啟功更直言,由於時過境遷,繼續維持日本核食禁令「是不對的」。但是之所以對日本核食禁止多年應有所本,民眾的疑慮仍未完全去除,政府仍宜審慎處理。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我國隨即禁止日本福島、群馬、千葉等五縣市的食品輸台,日本其他地區也有九大類食品需經逐批查驗合格才准進口;而日方卻一直積極要求開放,目前只有台灣和大陸對於日本核食採取全面禁絕的態度。馬政府時期也曾經和日方有過協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全力反制,從中央立法院到地方議會全面反對,如今執政之後,態度卻一百八十度轉變。

陳時中說,過去七年來食藥署檢驗十一餘萬件日本食品,只有二百二十個樣本被檢驗出含微量輻射,到邊境就被退運銷毀,而我國的管制方式也非國際貿易的常態。

何啟功還說地區式的禁令也不合時宜,國人常到東京旅遊,從成田機場入境,機場位於千葉縣,能不吃到千葉縣的東西嗎?他認為應該以食品有無受輻射汙染及風險來區分。

這種說法很難釋疑,驗出含輻射的樣品雖然比例不高,但的確有檢驗出,一旦進口後中標率就是百分之百,政府如何能驟然全面開放?民眾到日本成田機場吃東西,日本政府自然會有他們的把關機制,國人出國旅遊也會有自己的判斷,風險自負。但是替人民的食安把關是政府的責任,怎可以民眾在成田機場吃東西作為開放核食進口的理由?開放之舉不僅草率且不負責任。

其實,開放日本核食品進口一直就是蔡政府的既定政策,蔡政府採取的國際戰略是「親美、聯日、抗中」策略;在政策上盡可能依附美日,最近日本和中國大陸談判,為了建交四十周年,雙方關係有點回溫,北京考慮放寬或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管制。也因此,一向強烈主張要開放進口的駐日代表謝長廷說:「若中國突然開放福島食品,台灣會很尷尬。」我們有自己的政策,保護人民的健康安全,沒什麼尷尬的問題。

蔡政府急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這也是急著想要解禁日本核食的原因。但是原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構想已因川普的退出而暫告中止,另起爐灶的CPTTP難度更高。

而CPTTP的構想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台灣如果加入對抗中國大陸的行列無異搬磚砸腳。在國際關係詭譎多變的局勢中,台北想要加入國際組織的唯一捷徑是聯通北京,馬政府當年可以和日本簽定《台日漁業協定》就是最好的說明。這些國際關係的互動,老實說和核災食品並沒有直接關係。

對照其他國家的標準,日本核災食品不是不能開放,而是政府必須保證這些進口食品的安全性,民進黨在野時全面反對,現在卻要全面開放,如何保證安全,必須讓人民釋懷。蔡政府執政行事所有案件在立法院都以多數強行闖關,食安問題關係到全民健康,不宜也不應用硬闖的方式要人民勉強接受。蔡總統不是自許最會溝通的政府嗎?請好好溝通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