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橫行,根據警方統計,去年消費者上網購物因個資外洩,遭詐騙高達二千一百八十二件,警方提醒消費者注意,並建議受害者向電商提告求償,讓業者重視資安防護工作。
科技時代網路方便,現代人採買行為改變,從購物、預定房間到機票,不用上街人擠人,還可以在網上互相比價,遂成為新興的網購模式。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在流行和簡便的操作下,往往存在著不可知的風險。
網路購物盡在彈指尖,一旦網路賣場管控不良,防護機制或防火牆未做好,少了一道資安程序,駭客有意入侵,就可輕易盜取個資。或者是內賊通外鬼,員工將客戶個資販售給有心人士,讓消費者成為冤大頭。
不少網友反映,才剛向網路下訂單,隔天就收到來電通知,內容不外是要解除分期付款、訂單寫錯變更,或假借詢問商品滿意度套取個資,消費者若沒有戒心,很容易就受騙上當。
電商賣場明知資安有漏洞,卻不願積極改善,因為本身不是受害者,損失與賣場無關;詐騙集團躲在幕後很難抓,即使被抓到刑責又輕,導致受騙案層出不窮。
希望警方能加強破案,電商賣場主動防範,消費者也要有自保之道,在網站下單購物時,除了電話號碼以外,不要留下任何真實資料,包括姓名、住址等,接到電話不要遲疑,馬上掛掉報案,以免掉入陷阱。
李立德(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