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一位名叫巴伊泰米爾的垃圾清潔員,因為內心深處懷抱著想為自己以及家人成立圖書館的夢想,於是利用工作之餘,花費心力和時間收集並整理了人們丟棄的舊書。當書籍數量多到幾乎能夠成立公共圖書館的程度時,經過多方人士的奔走與協助,最終實現了設置圖書館的心願。
此則訊息為這個社會注入了一股暖流,更大幅提振了圖書募集者的士氣。巴伊泰米爾當然是最大功臣,是他首先播撒了善念的種子,而後開花結果。然而,豐碩果實絕非僅靠一己之力就能歡喜收割,除了政府官員的協調和清潔隊總部提供場地之外,還有許多捐贈書籍的民眾熱情參與,共同促成此樁美事。
日前,整頓現有書籍時,參考了一般人處置舊書的做法,發現資源回收並不是大家普遍採取的方式,轉讓售出、致贈親友也很常見。另外,為數不少的人們選擇將舊書捐贈給偏鄉兒童、社福團體或公益機構,不但可以順利騰出書櫃空間,更能送給需要者愛的禮物。
台灣有許多收取捐贈書籍的單位,諸如各層級圖書館、公家單位、私營企業和民間社團等。更有文教基金會配合便利商店平台,策畫閱讀分享的一系列計畫,廣邀眾人躬逢其盛。
每個珍惜圖書的心念,皆如同巴伊泰米爾集合眾人之力所實現的夢想般,一粒種子一朵花,能夠讓閱讀走得更長,更遠。花開遍地時,處處有書香。
余孟書(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