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漫賞》芋頭和毛豆 徐夢嘉/圖‧文 |2007.05.29 語音朗讀 2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水墨畫創作技法不斷在探索中發展,這幅看似非常傳統的芋頭毛豆圖,就有新的技法。傳統的豆莢類畫法,是墨線條勾外輪廓,豆粒也以線圈出,而此圖右上部分焦枯墨寫藤籃,左下部分的毛豆不勾墨線,用沒骨法畫成,產生視覺上的強烈對比呼應。個中豆粒如何表現呢?畫者利用生宣汲水及滲化特點,先以淨筆濡清一一點出,遂再筆霑淺深綠色於筆肚筆尖,趁「清水豆粒」未乾時,作毛豆莢形一抹而去,此刻,清水之處自然會沖淡「消化」一些顏色,「隱形豆粒」躍然而出,栩栩如生。(31*39公分) 前一篇文章 《文化大觀園》多姿多態的水景 下一篇文章 《天南地北》最受歡迎的 問題處理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7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8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10【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優游藝林】漫步京都 陶板名畫庭【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紀念展‧行住坐臥的修行──星雲大師一筆字特展】當下即道場【東瀛遍路】新倉富士淺間神社【寰宇采風】西庸城堡的深沉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