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 7大方法 讓身心靈更健康

編譯/潘楠慕 |2017.12.17
6287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時序歲末,又將跨入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期許改變生活型態的好時機。健康網站Brit+Co建議,健康生活不僅限於身體,精神狀態也非常重要,以下是該網站匯集各領域專家提供,有助身心靈安適的幾個好方法。

1良好睡眠習慣

多數人都了解正確飲食和運動的重要,但睡眠常被忽略,許多人甚至有睡眠品質不佳問題。紐約時報報導,每天睡眠時間充足者,通常較健康長壽,反之則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沮喪等等。全美睡眠基金會指出,每個人所需睡眠時間不同,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睡醒是否仍覺得疲倦,但不論各年齡層,均建議至少需睡七個小時。

專家指出,培養良好睡眠習慣有幾項簡單的方法,包括記錄入睡、起床時間,盡量在固定時間就寢,排除干擾睡眠的因素,並且維持每天作息,不要因假日就改變。

2.適度運動

運動與睡眠息息相關,但須注意的是兩者間的關聯極為複雜。例如,睡前若進行運動,反而可能讓身體「醒」來,影響睡眠。專家對運動的建議是以規律為優先,固定的運動習慣,對身體健康可產生顯著效果。

3.管理壓力

工作、金錢和人際關係,都可能是壓力的來源,如何正確面對,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學會控制壓力,就能減少傷害,甚至化壓力為動力,讓心理狀態更堅強。專家指出,壓力既然無可避免,就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例如,別老是想著壓力會讓自己心臟病發,而是轉個念頭,告訴自己只要能應付,心臟就會愈強健。此外,提前準備將要面臨壓力的狀況(如演說、簡報),也有助克服恐懼與壓力。

4.冥想

冥想可以使人排除雜念,心情平靜。如果透過瑜伽、打坐等,效果會更好,對身體和心靈都有正面效應。

5.整理環境

歲末年終,正好是清掃住家的好時機。環境的改變能夠轉換心情,用心整理過後,乾淨整潔的環境絕對能讓人有煥然一新的感受,有如給了自己一個全新開始的機會。

6.善用時間

專家建議,記錄日常生活的活動,維持一段時間後回頭檢視。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了解自己把時間耗在什麼事情上,並判斷是否該重新分配。妥善運用時間,將可讓工作更有效率,生活品質也能提升。

7.排除負面情緒

許多研究指出,負面情緒如憂慮、緊張、沮喪,容易在大腦產生有毒物質,進而導致腦部功能退化。改善方法則與前述方式相關,包括運動(可分泌多巴胺)、冥想。此外,不需刻意壓抑或隱藏負面或、消極情緒,必要時應勇於向友人或專業人員求助,才是正確面對、進而排除負面情緒的態度。

改變世界

亞洲各國力抗嚴重空汙

亞洲地區空氣汙染情況日趨嚴重,包括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都面臨這項棘手問題。空氣汙染容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也對自然環境有害,各國也已意識到這個重大危機,紛紛採行防治措施。

富比世雜誌報導指出,亞洲許多城市的兒童在成長過程已經見不到蔚藍的天空,每天都被品質極糟的空氣侵襲肺部和眼睛。專家指出,目前亞洲地區每年約有六百五十萬人死於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引發的疾病,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嚴重的健康威脅。

這些死亡的患者中,有半數出現在中國和印度。在這兩個國家裡,人口稠密且交通繁忙的城市(例如北京、新德里),幾乎終年都被霾霧籠罩。

空氣汙染的來源,包括柴油運輸工具、焚燒垃圾、燃煤發電和住家使用的燃料。這些汙染源產生許多有毒物質,嚴重傷害人類健康。這些汙染空氣含有高濃度的PM2.5,也就是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質,可深入肺部,健康風險極大。

有鑑於此,亞洲許多城市已開始推行各項措施。北京實施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以降低此區五百六十萬輛汽車造成的衝擊。當局計畫在二○二○年時,把七萬輛汽、柴油計程車全部改為電動車,也將配合建造四十多萬座電動車充電站。

這項政策不僅有助大幅降低汙染,還可帶動經濟成長與就業,並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中國政府自二○一八年起,將要求每十輛生產的車輛中有一輛是電動車。印度也有類似的計畫,目標是在二○三○年時全面使用電動車。

另外,亞洲多國也全面推廣再生能源,以太陽能、風力發電取代傳統的高汙染發電方式。中國過去八年已成為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發熱開發者,全球也共有四十八個發展中國家承諾推動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

亞洲地區的都市化進展飛快,被歸咎為汙染重要原因,但同時也成為打造永續、乾淨城市的契機。以南韓為例,首爾將在二○三○年前增設兩千公里自行車道,開設兩百五十個行人專用區域,並增加大眾運輸工具。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環境工程助理教授艾普特表示,環保意識提高,面對空汙迅速制定政策,將是亞洲各城市有效對抗空氣汙染,改善生活品質的希望。

改變產業

培育超級細菌 降低排汙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大力推廣工業發展,也導致嚴重汙染。以紡織業為例,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形成嚴重的汙染源。有鑑於此,政府機構和民間企業近年來已開始投入研究,希望能解決此一問題。

香港聯業製衣有限公司的實驗室,正試圖尋找特殊元素來改善生產流程生產,降低汙染。研究人員希望可以找到一種具備分解能力的「超級細菌」來消除工業汙染。

這個概念並非異想天開,以棘手的塑膠廢棄物來說,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種能夠吃掉塑膠的細菌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一旦分解速度夠快,將可大幅減少塑膠廢棄物的困擾。

聯業製衣是全球最大服裝製造商之一,過去一直從其他實驗室購買細菌,處理洗布的汙水。與化學藥劑相比,使用細菌來分解其中的有機化合物,可以把廢汙泥數量減少八成,從而百分之百回收汙水。

據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的報告指出,中國境內排放汙水的數量,紡織業排名第三,每年高達三十億噸,僅次於化工和造紙業。紡織業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已導致嚴重汙染、含水層萎縮和水價飆漲;隨著環保意識興起,當局也正嚴格管制大型工業用戶,包括紡織工業。

聯業製衣成立研究小組,透過DNA測序技術尋找一種價格更便宜、效果更好的「超級細菌」。研究人員表示,希望能在兩年內自行培養出存活力更強,分解效果更好的細菌,一旦成功,也將與其他廠商分享。如果這個目標實現,紡織業必將產生極大變化,時尚產業的面貌也可能隨之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