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梭尚未登陸月球,人造衛星尚未拍攝地球全貌的時空背景裡,就有人有興趣衡量月球與高山誰比較大,更不要說這孩子已經發現常人覺得「山大於月」的真相,只是因為我們距離月球比較遙遠
文/陳復
在太空梭尚未登陸月球,人造衛星尚未拍攝地球全貌的時空背景裡,就有人有興趣衡量月球與高山誰比較大,更不要說這孩子已經發現常人覺得「山大於月」的真相,只是因為我們距離月球比較遙遠,如果我們能張開如同上天那般巨觀的眼睛來觀察地球內的高山與地球外的月球,就會發現不論山再如何高,還是月球最為遼闊,這只有從外太空某星星來的孩子,曾經看過恢宏浩大如滄海般的銀河,才能表露出這種具有星際觀的視野。
這讓我想到《世說新語.夙惠》記載一則有關東晉明帝(司馬紹)童年時候的故事,這則故事同樣反映出孩子的夙慧。
有一天,晉明帝坐在父親晉元帝的膝蓋上。當時西晉剛滅亡於胡人,有人從已淪陷的長安來,元帝問起洛陽的情況,聽到洛陽已變成廢墟這個消息,不覺傷心流淚。明帝問父親發生什麼事情如此傷感,元帝就把朝廷東渡的事情告訴孩子,接著問明帝說:「你看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比較遠呢?」明帝不假思索回答:「當然太陽比較遠。沒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是顯然可知的事情。」元帝對孩子的回答感到很驚奇。第二天,晉元帝召集群臣宴飲,就把明帝這個想法告訴大家,並且再重問他這個問題,沒想到明帝卻回答說:「當然太陽比較近。」元帝大驚失色問說:「你為什麼和昨天說的答案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現在抬起頭來就能看見太陽,可是我們卻看不見長安。」晉明帝嚇壞他的阿爸,如同後來阿仁嚇壞他的祖父。
王陽明自童年就展現出的豪邁不羈,令父親王華深感憂慮,總想要約束兒子,不想讓他過得太浪漫且自在;祖父王倫卻覺得這孩子有自己特別的使命要完成,給孫子極大的自由空間,這孩子就在這種一收一放間,生命獲得特別的滋養。
王華將兒子安排在離自己官邸外不遠的一間私塾讀書,剛開始陽明很不滿意,因為老爸請私塾老師教他讀的那些識字書,諸如《千字文》、《百家姓》與《三字經》,儘管還沒讀到《幼學瓊林》,但他如果不是聽祖父王倫早就讀給他聽過,就是發現這些玩意要反覆背誦,他覺得極其枯燥無聊,不知不覺興趣就轉到其他事情上。
他很喜歡觀察外面的世界,並且馬上就發現,每天最有趣的事情不是發生在課堂,而是在上學與下學的路上,幾條人來人往的胡同與大街極其熱鬧,他每回在裡面的市集東看看西看看,不知不覺晚回家,都會被父親王華訓斥一頓,祖父王倫卻常護著他說,小孩子愛玩很正常,你自己小時候難道不愛玩嗎?說得王華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嘴巴沒回答,心裡在想:我哪有這麼嚴重,老爸,我當年可沒閒著,我那麼認真在讀書,就是要替我們家揚眉吐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