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金門莒光樓,四個天下第一進入眼簾,「天下第一糖、天下第一粥、天下第一味、天下第一麵」,其中的第一糖指的就是金瑞成。六十年前,洪金造與林瑞美夫婦同心創業,「金瑞成」店名取自創始人姓名中間二字,最後一字則表達對事業的期許,是竹葉貢糖的創始店。往前追溯,該店其實應該從林瑞美的祖父林烏目談起。圖/顏艾玨
甜食人人愛,洪松柏以古法製造貢糖,口味多變。圖/顏艾玨
文/顏艾玨
造訪金門莒光樓,四個天下第一進入眼簾,「天下第一糖、天下第一粥、天下第一味、天下第一麵」,其中的第一糖指的就是金瑞成。六十年前,洪金造與林瑞美夫婦同心創業,「金瑞成」店名取自創始人姓名中間二字,最後一字則表達對事業的期許,是竹葉貢糖的創始店。往前追溯,該店其實應該從林瑞美的祖父林烏目談起。
林烏目從福建惠安遷移到金門,選擇安居烈嶼,聘請廈門的漢餅師傅到小金門製作漢餅,因為漢餅的製作需要繁瑣的手續,並按照氣候狀況生產應景的糕餅,例如春夏適合做鹹餅、糯米糕,秋冬則適合做甜度與熱量較高的寸棗酥、蔴花以及花生荖等。
後來,林烏目把這間糕餅舖傳給林瑞美的父母親,成立了「合成餅店」的寶號,洪金造由新加坡回到故鄉投靠姑母洪巧,在姑丈經營的餅舖幫忙、學習,與林瑞美相戀結婚,返回老家小金門,自行創業,這樣的一脈相傳,才能被稱為百年老店。
第三代老闆洪松柏指出,高等級貢糖酥脆,過去老人家還會配合天氣吃貢糖,像秋冬時氣候乾燥,貢糖不易受潮,能保有酥脆口感,便吃得多。貢糖吃法多元,金門人在寒食節時,會把貢糖捏碎包進潤餅裡,取代糖粉與花生粉,也可當作配菜炒製,在地俗語便說「紅菸番仔火,貢糖油炸檜」,一口貢糖配一口油條,別有一番滋味。「另類吃法」還有把竹葉貢糖切碎後,加在燒餅油條中、或包在饅頭當餡料,都十分美味。
洪松柏更大方的把竹葉貢糖製作方法貼在門市牆上,「我們的竹葉貢糖在小金門應是執牛耳。」書法愛好者的他還在二樓經常舉辦書畫展覽,是小金門的藝文中心,稱自己為「兼商」,做生意是為了生活,他最醉心於書畫世界,甚至當義工,他說,「于右任先生曾說,寫好一個字會快樂一整天,那就是我想追求的快樂。」
洪松柏說,大小金門貢糖最大差異,在於小金門貢糖至今仍保有原始的竹葉貢糖,貢糖用竹葉包裹後,一方面吸收多餘的花生油;另一方面,竹葉會讓貢糖吃起來有淡淡竹葉香氣,如同置身竹林般閒適。
香酥可口有秘訣
相傳過去金門民眾為了進貢朝廷,就用當地盛產的落花生加入麥芽糖,以手工敲擊,「摃」捶而成一種香酥可口的特殊的「花生酥」,取其「摃」的台語發音,再交由地方官晉獻給朝廷,竟成為皇室最喜愛的御用珍品。其二是,它在明朝時,進貢當朝皇帝的御膳貢品。
貢糖香酥不膩,最大的秘訣在於金門當地生產了花生和糖兩大原料。洪松柏說,金門空氣新鮮,水質冰冽清爽,島上風大造成土壤乾沃,所以花生粒小結實,口味較重,所做的貢糖香酥可口。
製作看這裡
貢糖製作全賴手工敲打搥擊,工具是一支木槌,一只見方、三寸高的石板,握持木槌捶打放在石板上的貢糖原料,反覆捶打碾壓,直到花生碎了,與煮熟的麥芽糖和在一起,再包餡、拉酥、切割、包裝。
一、準備材料:
花生炒熟,冷卻、脫膜、篩選備用。
二、製作過程:
❶砂糖和麥芽糖加熱成糊狀,加入花生攪拌。
❷取出一小塊麥芽糖,經過機器輾壓成條狀,再加花生餡包起來,成型切割。
❸用竹葉包裝貢糖,增加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