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日前通過公民審議,有高達六成的公民支持恢復興建兩座核電廠。中華民國核能協會與氣候先鋒者聯盟日前舉辦「能源策略與環境氣候國際論壇」,與會的國際環保人士麥可.謝倫伯格認為再生能源不是台灣解決能源的適當方法,他也向蔡總統發出公開信,呼籲台灣能夠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台灣的能源走向及核能未來。
民進黨執政後,把非核家園的訴求落實為政策,全力推動再生能源。但是八一五大停電把缺電問題暴露無遺;儘管賴清德一上任行政院長就說要解決工商界提出阻礙經濟發展的「五缺」問題,卻沒有見到進一步的政策出檯。近來中部地區的空汙嚴重,尤其是懸浮粒子PM2.5的濃度不見改善,其中又有百分之十四點五來自台中火力發電的排放,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全台最大發電廠,約占總供電的二成,目前正計畫增加兩個機組,顯見當前不但無能解決供電問題,反而增加汙染。
依照政府二○二五年全面廢核的規畫,加上老舊的火力發電廠退役,台灣可用的能源根本入不敷出,除了增加新的火力電廠,就只能依靠風能和太陽能。謝倫伯格說他以前也是希望能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但再生能源不是解方,因為不穩定、價格高、儲能電池不實際,尤其台灣地狹人稠,百分之九十能源依賴進口,特別不適合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據研究,台灣需要再花費七百億美元建立六百一十七座和現在台灣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一樣的電廠,才能取代現有核能電廠,這還不包括土地取得以及沒有陽光時的儲能成本。
謝倫伯格早期也是反核急先鋒,現在轉為擁核立場,他認為核能的碳排量比太陽能還少,傳統能源造成的碳排量與空氣汙染對環境影響巨大,每年約有七百萬人死於空汙。而大家最關心的核能議題不外乎核廢料處理和核電安全,他說:「核電廠沒有比其他能源危險」,「至於核廢料的輻射量低到可以忽視的程度,我寧願住在核廢料旁。」或許有人認為三哩島核災、福島核災餘悸猶在,怎會沒有危險?他說:「我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觀數字是什麼。」
三哩島和福島核災基本上都是出在人為操作的疏失上,核電的安全問題在台灣至少到今天沒有出過差池,台電和清大的核電專家都認為核能的安全問題不大,我們的核電機組抗震、防山洪、耐海嘯的能力都經過強化安全和應變設施處理;而核廢料比起空氣汙染的為害也沒有更大,而且太陽能用久了也會成為廢棄物,都有汙染的問題。
民進黨當年是鑒於福島核災後以核能安全為由推出「非核家園」的訴求,這個訴求當然是美好的,任何人都希望擁抱非核家園。但是能源不足問題是大家必須面對,得忍受缺電、斷電的風險與高電價的付出,再加上高空氣汙染的危害,我們做好準備了嗎?福島核災兩年之後,日本已經重啟核電,南韓日前進行公民審議,六成民眾支持興建兩座爭議中的核電廠,建議文在寅總統處理。台灣號稱民主國家,又有公投法,這麼重大的議題為何不訴諸民主方式決定,而任由民進黨政府獨斷獨行?謝倫伯格的建議或許值得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