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記事】 一袋書香

文/林念慈 |2017.09.18
1414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南國的豔陽下,兩排香蕉樹拉成一條長長的路,狗兒小黃在盡頭處欣喜地狂吠,以示歡迎;外公不畏高溫,搬了張藤椅坐在樹下,手上還捲了一本破爛的《四書》正潛心於文字之中,聽到小黃的叫聲才抬起頭,與遠方的母親、我、弟弟三人相視而笑。

手不離書,這就是外公留下的最美畫面。

清末,外曾祖父富賈一方,外公自述在十九歲以前,自己就是個少爺,每天有人服侍,他只負責在花園裡背詩;後來外曾祖父因鴉片而一敗塗地,家道中落,外公只背著一布袋的書,就踏上流浪之路。

此後,外公不再養尊處優,他下過田、開過雜貨店、養過雞……但不管以何營生,外公從未放棄那一袋書,即使身無分文,還是不忘閱讀。我想,除了對文字的熱愛之外,外公應該也在思念著那段無憂歲月吧!

大概是因為讀書人的傲氣,外公此生絕不低頭,也不願受人雇用,話雖不多,但一錘定音,村裡的人都以他馬首是瞻。外公還寫得一手好字,行文之間頗有古風,總以「汝」代指「你」,所以村人也總愛委託他代為書信;說來有趣,看似嚴肅的外公,還曾幫年少時的母親代寫過情書,這是父女倆最親密的記憶。

這麼驕傲的外公,也有一件「抬不起頭」的遺憾,他在小學時參加演講比賽,老是輸給日本同學,外公深以為憾。其實外公的挫敗,是因為政治背景,而非實力的問題,但他總是耿耿於懷;後來,我在演講、朗讀跟寫作中都有些斬獲,讓外公很驕傲,頗有扳回一城的榮耀感,每次返鄉,他總要拉著我在眾人面前表演,我雖然感覺彆扭,但看他老人家如此高興,自己也覺得開心,好像真能為他做些什麼。

外公過世以前,把明治天皇親頒的教育飭令轉贈給我,並叮囑我好好用功,我了解對於日治時期的人來說,這是多大的殊榮,亦是外公對我的期待與疼愛;如今我也有滿架圖書,且以文字工作維生,但願不辜負他的期待,也願在閱讀的世界裡,尋覓到那位在花園裡背詩的少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